今年以来,丹棱县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深入开展审批流程提速、政务服务提质、要素保障提效三大服务,持续擦亮中国效率“百高县”全国第三金字招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投资企业轻装上阵、极速奔跑,打造省时、省心、省力投资创业环境,企业群众政务服务满意度、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服务做“加法”,全过程零距服务,当好企业“店小二”
一是组建服务专班。重点项目签约后,抽调选取项目熟、业务精、服务好的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针对项目行业特色、施工周期等个性化内容开启精准审批服务,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包”。根据事项性质与进度,移动服务场景,灵活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线上+线下”等服务,保障各审批环节之间无缝衔接,实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设置惠企专区。办事大厅设置惠企服务专区,配备服务专员,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服务,精准推送、解读惠企政策,主动帮助企业对号入座,推动各项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到位,企业“应知尽知、应纳尽纳、应享尽享”,疏通惠企政策兑现堵点问题,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三是运行专项制度。实施“6+N”红色帮办代办制度,即一个项目、一个代办员、一个微信群、一个流程图、一个审批清单、一套资料+N个部门,为投资项目提供专业、高效的审批代办服务,全覆盖护航项目建设各个流程,实时解决项目不同阶段疑难问题,推动项目快投速建。截至目前,红色代办员已为各类项目提供上门服务100多次,办结证照50个,电联和微联1000余次。
二、流程做“减法”,全链条程序优化,推行审批“快简优”
一是针对性减环节。针对项目特点,对审批环节做减法,设计一套最适合、最快速、最方便的审批流程图,不走重复路、无用路;实施“五联合一模拟”“一会两函一书”极速审批机制,即推出“联合图审”“联合评估”“联合测绘”“联合勘验”“联合验收”“模拟审批”压缩各部门单一审批、勘验周期。二是巧压缩减时间。进一步压缩企业注册登记、印章制作等流程,为关键环节赋能加速,实现企业开办3小时内办结,不动产注销抵押登记、查封等业务1小时办结,不动产转移登记等事项6小时办结,最大限度节约审批时间;重大项目由立项、到办理施工许可时限压减至30天以内,实现审批提速60%以上。三是变方式减跑动。推广使用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上线医疗保障、社会参保等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提供咨询、查阅、申报、办理、反馈等“一条龙”在线服务,实现线下“零跑腿”。引导项目业主通过工程建设项目系统网上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本年度纳入平台线上办理建设项目共计30个,办件合计127件,其中实现并联审批45件、联合审图25件、联合验收8件。
三、保障做“乘法”,全方位完善配套,实现办事“高效能”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营商环境对标创新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文件,对标新规则、新标杆,梳理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566项,梳理公布30项容缺受理事项和60项“信用审批”事项,有效提升全县营商环境水平。二是优化要素保障。持续推动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报装在青神县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一窗通办”,以最快速度为项目提供用地、用电、供水等要素配套保障;为投资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岗位推介等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大力推行“标准地”“标准厂房”供给,实现“拿地即开工、拎包便入驻”。三是落实监督保障。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聚焦反映强烈的办事难、体验差等问题,倒逼审批部门服务质效提升。截至目前,共受理“办不成事”事项36件。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观察员”制度,对政策落实、服务能力、审批效能等方面进行监督,全方位打通制约营商环境优化“中梗阻”,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投资氛围。
今年8月,全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单条生产线最长、单体产能最高的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在丹棱县投产,项目从签约动工到建成投产用时6个月零22天,刷新了该行业全国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