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雅县着力“三大工程”建设,在审批提速、质量提升、交易规范等工作方面不断发力,打造出了“便民高效政务服务平台”“廉洁公正资源交易平台”,推进该县“放管服”再上一个台阶。
一、打造便民高效政务服务平台
(一)办公场所合一。新建启用1.7万平方米市民大楼,整合县级分散的部门和办事大厅到市民大楼,其中:一楼、二楼为办事大厅,入驻相应县级部门,形成了“前台”与“后台”、线上与线下实现无缝衔接。目前,市民中心共入驻39个部门和社会机构,政务服务“一窗办”“一次办”“掌上办”“限时办”得以实现,“进一栋楼、办所有事”不再是一句“空口号”。
(二)政务事项合一。按照“应进必进、充分授权、便民高效”原则,将全县599项政务事项纳入市民中心,委托窗口限时办理,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和企业。
(三)业务平台合一。依托“四川省一体化平台”,创建洪雅智慧平台,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建设,积极对接省、市和县级各部门,整合政务数据资源,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让“群众零跑腿”。2021年,群众通过网络终端自助办理了16180项政务服务事项。
二、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一)坚持能快则快。市民中心实行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制,最大限度地压缩承诺办结时限。目前,进驻审批事项平均法定办结时间为25天,通过系统固化流程将平均承诺办结时间压缩为17天,综合提速率32%。不断升级“绿色通道”版本,对政府鼓励的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等需快速审批的事项,特事特办,简化手续,专窗受理,全程代办。
(二)坚持简化优化。按照“受理—审核—审批—办结”流程,对部门原审批方式、程序进行调整,压缩中间环节。对需多个部门审批的事项通过流程再造,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采取“一窗受理、一次告知、联合会审、同步办理”模式运行,实行联审会商机制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由原来的100天压缩至90天,效率提升了10%。
(三)坚持便民利民。为方便群众办事和减少企业成本,市民中心推出“三免”政策,即:办事材料免费复印,办件结果免费寄递,企业刻章首章免费。政策推出后,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今年,免费复印材料3370份,免费寄递119件,免费刻章567个。其次市民中心创新工作机制,推出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无差别自助办事,从而解决了上班族“办事难”,群众办事“排长队”等问题。今年,自助服务区共办理政务事项614件。
三、打造廉洁公正资源交易平台
(一)平台智能化。高标准建成规范化交易场所1200平方米,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化开评标室和监督室8个、运行智能门禁、变声质询、异地远程评标、线上全程监控等电子化系统,实现“一站式”线上运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交易活动全程“网办”,过程公开透明。
(二)制度精准化。清理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21项,统一制定公共资源交易文件模板15个。按流程化交易要求,设置完善综合、受理、组织、评审、监督5个环节,定岗定责、定期轮岗,确保各环节有效衔接,防止人为干扰,实现权力和职责清晰划界,运行和监管有效制衡。
(三)监管常态化。印发《洪雅县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统一规范8类进场交易项目。允许和鼓励未纳入目录的项目进入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各环节的风险点32个,协调行业监督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受理、评审等3个关键环节监督,形成严密的交易监管机制。
四、确保进场交易活动规范有序
(一)流程标准化。依法制定规范化标准化交易流程20余项,实现业务受理、信息发布、场所安排、保证金收退、数据统计、档案管理“6个统一”。通过网站、现场等方式公开交易规则、办理时限和监督渠道,为交易各方参与主体、社会公众、交易监管部门提供规范化交易环境。
(二)服务精细化。全面升级交易现场软硬件建设,与省级、市级交易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公开畅通。完善交易服务标准体系,分类设立专业咨询岗3个,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跟踪对接交易项目进度,提高交易服务效能。推行“限时办结制”,提升交易中心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考核常态化。落实招标代理机构场内管理信用评价、评标专家场内考评细则、拍卖机构日常量化考核等管理制度5项,对进场交易的代理机构、进场评标专家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诚信建设等实行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及时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交换意见建议,有效提升交易现场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