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以青神县纳入全省“校园食安”智慧监管系统2个试点县之一为契机,探索在全市实施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实效,全力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智能物联,精准溯源。探索实行“农校对接”“商校对接”供应链采购网上溯源管理模式,落实12名技术保障人员、6名终端管理员,开展网上智能系统应用培训500人次,首批为120个学校食堂建立投用食品采购追踪溯源系统,将食品货源地址、生产采购时间、食品保质期、双方经手人等6项重要信息即时录入电子动态台账,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实时监控食材出入库、存放情况,有效保障了食材品质和安全。
(二)过程监管,联动排查。抓实抓细食堂精细化管理,投入5980万元,在学校食堂仓储、后厨、消毒保洁、备餐等功能区域安装摄像头1.89万余个,建成县校联通的食品安全视频监控平台6个,将加工操作实时视频上传上网,对学校食堂食品加工进行全过程监督。教育、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可远程查看学校食堂后厨操作及管理情况,随时开展网上巡查、应急调度等,初步形成了校园食品安全大数据应用“全市一张网”。
(三)快检快出,高效预警。针对学校食堂每日采购的蔬菜、肉、鱼、蛋等食材,要求必须通过现场检测合格后才可进入食品加工环节,供广大师生食用。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建成学校食堂食品快检室404个,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便携式农残检测仪”等设施设备,对食材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等情况开展抽样检测,在学校公告屏幕公示当日检测数据,并同步上传至“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立体监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