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需求、第一时间跟进企业服务、第一时间精准纾困解难,全力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
一、主要做法
(一)从“多处跑”到“一窗办”,实现审批流程便捷化。一是推行“一业一证”。出台《仁寿县“一业一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一窗专办”,一件事一次办。推动“一业一证”与“一窗通办”改革有机衔接,开展“一业一证”特色帮办模式,设立3个“一业一证”专窗,5名帮办人员“一对一”提供全流程的引导服务,推行政策咨询细致化、全面化,办事指导个性化、精准化。二是实现“一事一结”。梳理行业目录、适用范围、涉及事项、实施依据、许可条件、申报材料、审批时限等要素,编制行业综合许可登记工作规范,绘制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办理流程图,实现“一单告知”。对事项有关材料进行精简整合,确保相同信息“一次采集”,减少材料重复提交。规范行业综合许可标准化审批程序,实现一个行业一套统一的审批标准;按照多个主管部门同时受理、分别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推行“并联审批”。将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到政务大厅,打造 “全程一窗进出”,避免 “依次跑多窗办理”。
(二)从“串联办”到“并联办”,实现注销服务简易化。出台了《仁寿县企业“套餐式”注销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企业开办登记注销的基础上,构建“一窗受理,受审分离、分类审批、一窗注销”的工作模式,整合涉及3个部门共20个行业,按照共用信息共享应用、个性信息单独填报的原则,将企业注销涉及的多张许可申请表集成为一套综合登记申请表,企业自主选择进行简易注销或一般注销,进行一次填报即可注销相关证照,将“串联注销”改为“并联注销”实现市场主体快速退出,进一步压缩注销环节,减少企业办事跑路次数。
(三)从“多流程”到“五个一”,实现投资建设快速化。一是“一本导航”明确建设条件。编制仁寿县社会投资建设项目“一本通”办事指南,明确办理事项、适用范围、办结时限、申请材料等内容,精准引导企业快速、准确开展建设项目审批申报工作。二是“一个系统”受理审批业务。以四川省办电审批服务信息系统首批试点运行县和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推进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自用系统同工改系统的对接工作,全力打通行业间系统壁垒,强化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协同办理。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出件,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三是“一个窗口”提供智慧服务。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立投资建设项目“管家式”服务工作室,按照“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各方协作,部门联动”要求,建立“一个项目管家+第一协办员”的工作团队,企业自立项到竣工验收分阶段配备“一对一”陪伴式管家服务,指导企业梳理完善申报资料和网上填报。四是“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在项目立项之初,将项目基本信息推送至供水、供电、供气等要素保障部门,提前制定水、电、气接入方案,协调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立省市政务服务直通车绿色通道,做细做实审批事项省、市、县“三级联审”制度,有效缩减审批时限,减轻企业审批成本。五是“一体监督”突出全程问效。建立仁寿县营商环境监测点和监督员管理制度,建立企业投诉快速受理和查询机制,确保企业投诉举报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紧盯项目审批堵点、难点,定期进行监督考核,对推进滞后的部门(单位)进行督促督办和问责通报。
二、取得成效
自实施“管家式”服务开展以来,市场主体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7个环节压减至3个环节,办理时限由65个工作日压减至2个工作日,提交材料由14份压减至10份。企业注销时间由原来的6个办理环节压减至3个,办理时限由31个工作日压减至4个工作日,提交材料由5份压减至4份。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压减了17%;环节压减了21%,申请材料压减了46%,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