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聚焦政务服务提质赋能认真做好“加减乘除”法,用心打造标杆型优质、高效、便民政务服务新平台。
一、“加”强平台建设,实现服务场所数字化。
按照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对标国、省政务服务中心和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新标准,调整设置430余个综合受理窗口,应设尽设“一件事一次办、跨地区通办、一业一证”等特色专窗120个。整合设置自助服务、咨询导办帮办、政银政邮合作等功能区域,配备自助服务一体机、电子显示屏、电子评价器、高拍仪、触摸屏等数字化办公设备1200余台,实现服务场所全面升级。
二、精“减”办事流程,推进便民服务标准化。
将人社、医保、民政、农业等272项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纳入基层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受办或帮办代办,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无差别服务要求,统一事项标准,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优化135项“一证一照办”、1365项跨市跨省通办服务事项,服务事项全部编制目录清单、办理指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标准化办事服务。
三、发挥“乘”数效应,提升服务群众便利化。
市县乡村四级择优配备窗口服务人员6000余名,统一配备工作服,定期开展窗口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轮岗锻炼、业务练兵等形式培养“全科型”服务人才。强化进驻服务中心后业务指导监管,确保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无缝对接,让工作人员、信息数据跑腿代替企业群众跑路。探索“政务服务+N”融合叠加,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联动联办。
四、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实现工作作风优质化。
在市县乡村政务服务机构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设立“好差评”评价卡、吐槽找茬二维码,让办事群众随时开展满意度评价。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意见箱、投诉电话牌引导接受群众评价适时监督。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周末节假日预约延时服务等制度,打造群众持续“点赞”的高质量服务。今年1-11月,全市共受理办件105.1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