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更是监管的难点,《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管理办法》施行后,为了加强对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的监管,丹棱县多管齐下确保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的食品安全。
一、严格备案制度,加强目标管理
丹棱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职能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政府与村(社区)签订目标责任书,与乡村厨师签订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县、乡镇、村、乡厨四级责任体系。
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针对全县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监管存在的问题,与2015年1月8日,召开专门的会议,专题研究了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的规范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推进要求。
对一次性就餐人数100人以上的宴席,在宴席举办前两日,严格施行备案制度,由举办者和乡村厨师分别备案。
二、严格培训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在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7个、配设了一支监管员14名、信息员协管员78名(村社区)、493名组级信息员的监管队伍,由县政府统一落实工作经费。
加强备案,健全台帐,做到心中有数。全县“坝坝宴”厨师共计104人,建立了坝坝宴厨师专门的厨师档案和管理台账,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掌握农村厨师队伍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从业人员、设施设备情况,健康体检合格证明、食品安全培训考核情况等情况,设立公示栏对乡镇监管员,村信息员,厨师信息进行了公示,方便群众选择放心厨师。
明确乡村厨师的培训制度,县食药局会同各乡镇每年必须组织监管员队伍、乡村厨师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一次以上,根据坝坝宴食品安全危害关键分析控制点及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环节、应急管理等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发培训合格证。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及乡厨的专业技能。
建立坝坝宴的准入制度,凡是从事坝坝宴服务的厨师必须培训合格,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到各乡镇备案才能上岗,乡村坝坝宴服务队伍要具备相应设施设备,严格实行索证索票,建立完善台帐或采购记录,严格把控高危食品。
三、严格现场监督指导,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加强坝坝宴的监管,关键在于重心前移,以预防为主,重点在事前现场的监督指导,对资质证明、原材料的采购、环境卫生、餐食具消毒、高危食品、凉卤冷藏保鲜、加工过程生熟分开等内容进行监督指导,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到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拒不整改的,责令停止用餐,确保用餐安全。
四、加强全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坝坝宴食品安全意识
农村坝坝宴食品安全监管难,其关键在于农村老百姓食品安全意识差,不申报备案,对监管不支持,不配合,要做好农村坝坝宴监管重在宣传教育。各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包括村、社)依据自身职能,从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管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电视、新农通、超级信使、电子显示屏,公示栏等平台的作用,充分宣传《四川省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管理办法》,提高全民知晓率和主动备案性,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和培训,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坝坝宴食品安全的隐患,规范坝坝宴操作技巧,为坝坝宴监管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