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近月来,眉山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领导重视,深入一线,靠前指挥。6月上旬,市委书记李静深入眉山科学技术学校食堂督查食品安全工作。她深入食堂厨房、白案操作间和原材料库房,实地了解卫生情况、食品留样情况,仔细查看所供菜品,亲自抽查有无供应凉菜,详细询问了工作人员厨房用具是否生熟分离,并进行标示,是否参加过培训。要求学校一定要落实好有关制度和规范,特别是要坚持不供应凉菜,食品安全隐患、风险较高的土豆、四季豆。叮嘱学校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落实用沉痛教训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各项管理制度,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市委、市政府其他领导先后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暗访督查和交叉检查。
彻底排查,合力整治,消除隐患。教育、药监部门立即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为进一步扎实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6月下旬市食安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交叉检查,对全市890余所学校食堂开展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对30余所学校食堂进行了重点交叉检查。主要对学校食堂“三防”、冷藏等设施设备配备情况,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情况,食品定点采购及索证情况,食品留样等情况开展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1689个隐患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及时予以分类指导和督促整改。属于学校规范管理问题的立说立改;要通过硬件改造才能完善的,利用暑期整改到位,切实做到“零死角”排查、“零容忍”整改、“零放过”处理的要求。
强化投入,纳入考核,建立长效。7月初市政府组织市级部门赴广元学习考察“四改一加强”(改水、改厕、改厨、改不良卫生习,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做法后,近期出台了《学校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眉山将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强化投入和考核,着力构建学校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三年内各区、县政府将共计投入1.2亿余元用于全市学校食堂的硬件改造和规范化管理。市教育局牵头负责制定标准,分解任务,检查考核,落实学校食品安全首负责任制。市财政局将根据各区县实施学校食品安全三年计划完成情况实行以奖代补,全力保障全市890余所学校40多万师生的食品安全,着力建立学校食品安全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