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8月中旬以来,市食安办牵头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地沟油”专项整治和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的集中行动。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567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20台次,检查废弃油脂加工食用油加工企业、食用油经营企业、食用油使用餐饮业共计3269家,检测涉嫌不合格食用油脂6个批次,接投诉举报咨询件11件,已全部办结,形成了市县联动、部门互动整治“地沟油”大会战的良好格局。
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领导,突出重点,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餐饮企业、集贸市场、学校、机关食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集中打击非法从事收集、加工、销售、使用废弃食用油脂(含地沟油、潲水油)的违法行为。按照市食安委《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眉食安委〔2013〕4号)精神,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做到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质监部门强化了对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及以食用油、食品添加剂为原料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了食品原料进货的索证索票制度,严防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地沟油及劣质油品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对市内超市、集贸市场及食用油品批发零售企业销售行为的拉网式检查,严格监督食用油的进货、出货票据及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坚决杜绝来路不明油品及不合格油品上市销售;药监部门组织开展了对餐饮单位使用劣质食用油加工食品行为的问题排查,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加强对餐饮单位使用散装食用油的监督抽检,禁止采购、使用无标识或标识不全的散装食用油,引导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集体食堂采购和使用品质可靠的预包装食用油,严厉查处使用“地沟油”及劣质油品的违法行为;公安部门建立了查处“地沟油”生产经营案件的工作机制,保持了打击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眉山尚未发现制售“地沟油”黑窝点、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