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棱县委编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高效治理、高位发展、高质生活,从体制机制、服务保障、为民利民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积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机制运行,为高效治理“充电赋能”。一是调整优化机构设置。结合本轮机构改革,调整优化金融管理、社会工作、科技等7个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调整完善乡镇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乡镇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总数分别精简17.50%和34.78%。二是健全引才制度体系。围绕“聚人”主攻方向,先后修订丹棱县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和政企共育科研人才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积极拓宽监督检查渠道,与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就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沟通协商、线索移送、整改落实、联合督查4项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凝聚监督检查工作合力。
强化保障支撑,为高位发展“夯基垒台”。一是优化完善体制机制。聚焦经济部门主责主业,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对丹棱经开区、县经科局实行“合署办公”,人员“统筹使用”。有效整合人员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升经济部门运转效率。二是倾斜机构编制资源。围绕全县中心大局,主动跟进谋划,将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倾斜。成立丹棱县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发展科研中心,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整合资源优势。对县水利局下属事业单位进行整合优化,撤销梅弯水库管理处、大寨水库管理所等9家事业单位,整合成立丹棱县思蒙河农村水利服务中心等3家事业单位,助推水利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动能。
强化民生福祉,为高质生活“添砖加瓦”。一是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适度规模整合撤并“空心学校”“小规模学校”。根据学校布局、生源等情况,重新测算分配中学校教职工编制,为教学任务较重的学校调剂增加教职工编制160余名,全县范围内调整交流教职工110余名。二是助力乡村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宽医疗卫生领域招聘方式,多渠道引进医学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人员专业化水平。2024年以来,共为医院集团提供医学定向生、大学生乡村医生等各类编制保障72名,为全县卫生事业单位公开引进优秀人才提供编制保障8名。三是提升为民便民服务能力。将老龄工作职责划入县民政局,在县民政局设养老服务与事业发展股,设立丹棱县老龄工作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以养老服务、民政事务、社会救助三大领域为基础的“大民政”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