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眉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2021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 ||||||||||||
2023-11-16 15:40 | ||||||||||||
| ||||||||||||
眉山市审计局于2022年4月对眉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1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于6月27日出具了审计报告(眉审报〔2022〕第6号)。针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我局第一时间积极整改。根据审计整改工作要求,现将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如下。 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部门预决算编制不够准确。 关于“财务账收入、支出与决算报表不一致,涉及金额214.18万元”的问题。 该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改情况:由于财务账收支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决算报表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导致不一致,我局已严格按照审计要求,积极规范财务核算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准确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真实、准确反映单位收支情况。 (二)执行财经纪律不够严格。 1.关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压减不到位”的问题。 该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改情况:2021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增长28.44%。主要是由于公务车辆川ZPG255,2019年由扶贫移民局划拨至我局时使用年限超10年,车辆维修费高、油耗高,同时2021年全局公务出行增加、油价高涨导致2021年全局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高。我局今后将合理安排公务出行,加强车辆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确保“三公”经费支出总体规模按要求压减。 2.关于“超预算支出64.24万元”的问题。 该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改情况:2021年年初预算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培训费、委托业务费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的金额不够精确,实际支出金额超预算金额,我局今后将严格按照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对确需调整预算的,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审批后执行。 (三)共管资金管理不规范。 1.关于“3项专项资金共计779.78万元下达时间超过30天”的问题。 该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改情况:2022年8月10日党组会审议通过2022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和军队转业干部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后,我局迅速报市财政局做好上级专项资金分配下达。 2.专项资金分配下达未经局党组会集体研究,涉及金额10,881.53万元”的问题。 该问题已完成整改。整改情况:按照党组会议议事原则,我局积极修改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在2022年7月26日经党组会审议通过后印发《眉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眉退役军人发〔2022〕44号),明确专项资金分配需经党组集体决策,同时强化资金绩效管理、细化资金分配下达时间,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分配下达和绩效目标顺利完成。2022年8月10日,党组会审议通过2022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和军队转业干部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后,我局迅速报市财政局做好上级专项资金分配下达。 (四)部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不足 1.对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大额资产处置、预算安排等事项”的金额标准未进行明确细化。2022年5月26日,局党组会审议通过印发了《中共眉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关于印发<党组会议议事规则>的通知》(眉退役军人党组〔2022〕20号),在议事范围中明确规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3万元以上大额资金使用及分配、大额资产处置、预算安排等事项”需经党组讨论和决定。 2.未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未见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或安排,未开展内部审计相关工作。我局在2022年9月22日经局党组会审议通过印发《中共眉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关于市局领导班子分工调整的通知》(眉退役军人党组〔2022〕31号),落实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并在局政务公开栏公示。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内审工作,坚持常态化开展内部审计督查,发现问题,扎实整改,切实保障内部审计机制运行有效和发挥内审机构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 我局将以此次审计为契机,对照审计问题,不断加强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整改促管理,推动全局各项工作高效运行。一是强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办事。加强预算管理,认真落实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决算管理等制度,务必做到预算编制科学规范,预算执行合理合规,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二是强化培训。加强对单位采购专员、内审和财务人员以及科室负责人财经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利用局党组会和大讲堂等组织开展培训,学习财经纪律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人人知晓,个个遵守,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内审。健全完善内部审核和监督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内部审计,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扎实整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防范单位发生廉政风险和财务风险。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