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解读:美丽眉山建设规划(2024—2035年)
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开印发了《美丽眉山建设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总体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全面推进美丽眉山建设,市生态环境局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发〔2023〕30号)、《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川委发〔2022〕10号)等文件要求,组织编制了本《规划》。《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美丽眉山建设的行动指南,规划近期为2024—2027年,远期为2028—2035年。
二、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坚持高标准推进、高水平把关,采取党委领导、部门协同、专家审查、公众参与等方式组织实施。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组织研究,多次征求了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各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园区意见。完成了专家评审、公众意见征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最终形成《规划(送审稿)》,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共十个部分。
(一)第一板块包括前言和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两个部分。全面阐述了美丽眉山建设基础,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以及面临的形势与机遇;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提出了美丽眉山建设战略定位和建设目标,设置了7类34项指标,推动形成各美其美、多姿多彩的“七彩眉山”建设格局。《规划》提出,到2027年,美丽眉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人城境业和谐的美丽眉山基本建成。
(二)第二板块包括第三至第九部分。该板块为《规划》主体,明确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感千载诗书之美,展现人文眉州古韵今风。提出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抓手,以文塑城,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讲好眉山历史文化故事,激活眉山现代文化魅力。二是观群峰竞秀之美,描画最美桌山生灵图鉴。提出以系统观念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华西雨屏”带生物多样性,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建设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眉山。三是观千里蜀江之美,守护千湖之城水绿如蓝。提出坚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两手发力,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围绕岷江、青衣江、黑龙滩水库等重点江河湖库,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四是感新兴活力之美,打造绿色低碳制造强市。提出坚定“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眉山”,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千亿园区”,提升“眉山制造”绿色化水平。五是感品质宜居之美,建设生机盎然烟火眉州。提出加快建设锦绣天府公园名城、扎实推动城市清洁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任务,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六是观坤维上腴之美,描绘美田弥望如画丰景。提出坚决扛起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使命担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七是感现代智治之美,合力共筑妆点多彩眉山。提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健全美丽眉山建设责任体系和体制机制,凝聚美丽眉山建设全民力量。
(三)第三板块为第十部分。主要强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实施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法治保障四个方面明确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