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观音镇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2018-12-28 09:11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观音镇总人口29389人,现有老年人6477人,占总人口的22%,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有效解决我镇“养老难”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加快推进我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根据《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川民发〔2017〕149号)、《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眉府办函〔2017〕156号)文件精神,及彭山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观音镇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民政工作关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以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困难老年人生活条件为起点,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困难特困、高龄、病残、空巢、孤寡等老人为落脚点,完善我镇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养老服务内容,整合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为养老事业整体水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基层老年协会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优势作用、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镇敬老院、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形成可以推广和复制的农村养老模式,探索符合观音镇农村实际、适应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新路子,到2020年基本建成无偿与有偿服务相补充,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托底与普惠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农村老年人“生活有照料、生病有看护、纠纷有调解、精神有慰藉”,努力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三、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政策扶持,调动社会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保证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养老服务与邻里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农村邻里相助、结对帮扶,推行低龄老人、留守妇女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 (三)养老服务与参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力量自愿参与为老服务。 (四)坚持先面向特殊群体后逐步扩大的原则。在保障托底困难老人服务的前提下,将服务对象拓展到全镇的农村老人。 (五)坚持无偿和低偿相结合的原则。村组评选出的困难特困、高龄、病残、空巢、孤寡老人由政府购买服务,其他60岁以上老人可按政府购买成本享受服务。 四、实施步骤 1、2018年2月28日 前对各村(社区)农村特困、高龄、病残、空巢、孤寡等困难老人的家庭情况及服务需求开展摸底调查,确定服务对象,建立数据库。 2、以镇敬老院、村幸福院为基础,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在镇、各村(社区)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志愿为老年人服务。 3、在区民政局、老年人协会的指导、支持下,2018年8月30日 前在曾家村建设一所规范化日间照料中心,9月底开始运行,对困难特困、高龄、病残、空巢、孤寡老人等符合服务条件的老年人群体开展日间照料服务。 五、保障措施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观音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领导、组织、指导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抓出成效,抓出经验;按区财政资金使用规定保障符合规定的农村养老服务购买,并通过社会捐赠、企业支持等多方筹集资金,为顺利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加强人员保障,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专人负责,在上级支持下在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等养老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保障高效、长期运行,增强管理、服务的力量,全方位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村老协作用,在各村(社区)培训一批低龄老人和留守妇女,成立老年互助服务队,以老人互助等方式,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而且每周定期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巡查服务。发挥镇团委、妇联、卫生院、老体协、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协同合作,不定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娱乐、医疗、生活等上门服务。 守住服务底线,在保障托底特困老人服务的前提下,将服务对象拓展到全镇的农村老人,实现我镇农村老年人养老全覆盖,开展生活照料、文娱活动和精神慰藉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实现敬老院、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快乐养老、健康养老的养老目标;将村组单一的棋牌、坝坝舞拓展到手工、体育、唱歌、阅览、书画、保健、心理咨询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养老服务,为农村老年人养老提供更丰富的服务选择;规范养老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满足入住老人多元、优质的服务需求;保障服务质量及效率,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