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医疗卫生 >> 政策措施 >> 正文

关于印发眉山市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2021-10-21 19:26  市卫生健康委 [字号: ] 打印


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社会事务局,各县(区)卫健局,市直属医疗保健机构:

为大力弘扬妇幼健康文化,提升妇幼健康队伍凝聚力,树立妇幼健康行业良好形象,推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四川省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委研究制定了《眉山市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10月20日



眉山市推进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2021-2025年)


妇幼健康文化是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凝聚、激励全国妇幼健康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促进妇幼健康的精神力量,是卫生健康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妇幼健康文化,增强妇幼健康队伍凝聚力,树立妇幼健康队伍良好形象,提升妇幼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全市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建引领,为树立妇幼健康行业良好形象、推进全市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培育、塑造和宣传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适应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符合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规律、反映妇幼健康特色、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以“爱佑新生、心系妇幼”为核心的妇幼健康行业文化。

(二)具体目标

1.建设妇幼健康文化宣传传播网络。辖区妇幼健康教育活动覆盖率以及各级助产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指数每年持续提升。

2.搭建妇幼健康文化交流平台。市、县两级培育和遴选一批

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

3.提升妇女儿童健康素养。多形式广泛传播和科学普及妇幼健康知识,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融入妇幼健康服务全过程。

4.锤炼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妇幼健康队伍。总结、挖掘、推出一批妇幼健康领域的典型案例、典型事迹、典型人物,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5.为妇幼群众提供温馨、安全、便捷、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对象满意度每年持续提升。

二、工作措施

(一)坚持妇幼健康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强化理论武装,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把妇幼健康行业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使命引领,牢记妇幼健康工作者“一切为了妇女儿童健康”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健康四川和健康眉山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大力普及妇幼健康知识,积极参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底线思维,落实落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二)培育妇幼健康文化价值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塑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的行业风范。坚持公益性,积极承担妇幼健康对口支援、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扶贫、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动,强化价值引领,发挥社会效益,展现社会担当。牢固确立正确的办院宗旨、核心理念、战略目标,以院徽、院训、院歌、院史、多种宣传文化活动等载体为抓手,丰富妇幼健康事业文化内涵,激发广大妇幼健康工作者责任感。

(三)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模式。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树立“大妇幼、大健康”发展理念,坚持“防治结合”,加强健康教育,努力创新生育全程服务模式,优化整合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促进保健与临床业务深度融合,为妇女儿童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大力推进妇幼保健学科建设,围绕妇幼健康需求,延长拓宽妇幼健康服务链条,提供安全、便捷、温馨、优质的妇幼健康特色服务,提升就诊体验和满意度。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务,规范开展专业陪伴分娩等非药物镇痛服务,鼓励开展药物镇痛分娩服务。鼓励适当延长产科、超声等科室门诊时间,有条件的机构探索开展周末门诊、假日门诊,夜间门诊,减轻集中接诊压力。推进全市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围绕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儿童心理健康、儿童眼保健及重点疾病防控等儿童健康需求,不断丰富儿童健康管理内容,整合儿童保健的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

(四)改善妇幼健康服务环境。根据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建设服务环境,做到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便捷舒适。环境布置要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妇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重体现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和温馨活泼的妇幼特色。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明确功能分区,科学组织健康人群流线和病患流线。根据孕妇、母婴、儿童等特殊需要,鼓励设置孕妇休息设施、哺乳室、儿童活动区等,提供专用电梯、便捷停车等服务。规范系统设置标识标牌,体现易识别、准确、美观、医院文化与临床业务融合的理念、优化产科诊室布局和服务流程,集中产科门诊、超声检查、胎心监护、采血、尿检、缴费等环节,努力提供便捷服务;加强普惠型、高品质产科床位设置,改善产科床位布局及陪护条件,鼓励以单人间和双人间为主,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建设一批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安全卫生、绿色环保、智慧服务、具有浓厚儿童文化气息的儿童保健服务场所,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加快发展 “互联网+妇幼健康”,推动智慧医疗机构建设,使就诊流程更便捷,服务流程更高效。

(五)广泛宣传妇幼健康知识。结合各类节日,纪念日开展文艺演出、文化展示活动,充分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台,新闻网站、大喇叭“村村响”、坝坝电影“村村演”等各类媒体以及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孕妇学校”、“家长课堂”等专业平台,广泛宣传和科学普及妇幼健康知识,提升妇女儿童健康素养。普及妇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治、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引导孕产妇积极参与妇幼保健服务,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加强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老年期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宣传,针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宫颈癌、乳腺癌等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普及防治知识,鼓励适龄人群及时接种宫颈癌疫苗。面向儿童家长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家长重视儿童早期发展,普及婴幼儿养育照护知识,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家庭劳作,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减少“小胖墩”“小眼镜”发生机率。

(六)凝聚妇幼健康行业向心力。加强妇幼健康行业作风建设,认真梳理妇幼健康行业和机构管理存在的利益点、风险点,对核心部门、关键环节和相关人员要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风险防控,严防系统性风险发生。倡导以“善、和、美”为特点的妇幼健康内涵文化。积极争取行业协会、学会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群团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单位、社区(村)、家庭共同关注和支持妇幼健康,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健全妇幼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开展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弘扬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的风尚,展现妇幼系统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入挖掘妇幼健康发展历史,培育妇幼健康工作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七)塑造妇幼健康文化品牌。发挥妇幼健康行业历史传承和发展优势,鼓励地方结合实践经验和特色,打造妇幼健康优质品牌、打造妇幼健康闪亮名片。积极发展妇幼保健特色专科,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和群众认可度。到2025 年底,我市至少建设1 个省级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做实做优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检查、基本避孕服务等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更多群众,进一步增强妇幼群众获得感。培育妇幼健康名医名师,树立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行业榜样楷模。注重总结、挖掘、推出典型案例、典型事迹、典型人物。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讲好妇幼故事,传播妇幼声音,用好故事感染人,用正能量鼓舞人。鼓励创新妇幼健康相关文化品牌、特色栏目,提升妇幼健康事业社会影响力。

(八)全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党的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总体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和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贯穿在发展妇幼健康事业过程的始终。重视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和医德医风建设,通过表彰“两优一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发挥各级党组织对妇幼健康文化的引领作用,将文化建设纳入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战略规划,融入妇幼健康管理服务,举旗积、聚人心、育新人、展形象,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推进作风和行风建设,将妇幼保健机构党政负责人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委负责本地区妇幼健康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该项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把文化建设与妇幼健康业务工作相互融合,成为抓改革、促提升的有力抓手。

(二)坚持因地制宜。各地在探索妇幼健康文化建设中,要在把握总体要求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精准施策。要尊重当地习俗,结合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让妇幼健康文化阵地硬起来、特色亮起来、人气旺起来、机制活起来、宣传响起来,形成妇幼健康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三)强化示范引领。引导各地积极培育、打造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品牌,树立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典型。结合“健康眉山”建设以及推进新一轮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等,细化落实工作措施。打造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品牌,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宣传推广,促进相互学习交流,以点带面,以文化建设凝聚推动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磅礴力量,推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 具体安排

(一)制定方案(2021年10月-11月)

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和部署等工作,实施方案应于 11 月15日前报市卫生健康委妇幼科备案。

(二)推进实施(2021 年12 月-2023年12月)

各县(区)要加强督促指导,适时对妇幼健康文化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评估,梳理提炼妇幼健康文化建设的有益做法和特色经验,及时宣传推广。各县(区)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年度工作总结于次年1月15日前报送市卫生健康委妇幼科。

(三)总结提高(2024年1月-2025年12月)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终期评估,总结全市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与实施成效,挖掘一批先进典型,对成效突出的机构进行宣传、表扬,并择优推荐至省卫健委参选国家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