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的稳增长系列政策文件,东坡区以“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为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一、坚持高位推进,确保“稳字当头”
一是进行密集调度。以区委财经委员会、区委常委会、区委经济工作会、区政府常务会等形式,专题研究部署经济工作。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全区经济口涉及的所有部门均围绕当前经济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定期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压紧压实责任。二是研究国省政策。对国、省重要会议精神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上传达学习,对国家、省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系统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三是出台配套措施。区本级预算安排800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着力提高中省预算内和专项债券项目成熟度;拟出台促进东坡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点从产业绿色发展、招才引智、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培育等方面细化支持举措,全力稳定重点行业发展。
二、强化工作举措,立足“稳中求进”
(一)稳增长。一是稳畜牧业。制定相关价格保险实施方案,提高政策性保险赔付标准;推广“公司+农户”代养模式,有效提升出栏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春夏行动;严厉打击低价倾销、价格串通等操纵市场违法行为。二是稳工业。制定支持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相关政策,支持“3+1”主导产业和市级园区发展;对全区168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编制助企惠企服务手册,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三是稳建筑业。借由四川省建筑业改革发展试点红利,积极配合市级部门落实《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加强信用体系的应用与优质施工项目及企业的评定,全力配合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资质升级,保障本地建筑企业优者更优,让优质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的道路,培育在全国业内有影响的本地建筑企业。四是稳服务业。拟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对服务业企业进行奖励,从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支持落户总部经济、鼓励家政服务培训、支持网络新经济发展、支持会展经济发展等6个方面对服务业企业予以奖励。
(二)稳市场主体。一是落实财税政策。严格执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和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落实小微企业“六税两费”优惠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由3%减至1%征收。二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建立全市信贷政策重点企业名单库,入库后的企业可得到市区两级政府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金互动等方面重点扶持,并将得到市区两级银行全方位、个性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将区属国有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担保费率降至0.5%,同时改进担保服务方式,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服务流程,压缩办担保贷款时限;根据中央“六稳”“六保”要求,针对有债务危机的多家企业,拟定了多个风险化解措施,及时化解企业债务危机。三是支持企业科技研发。持续加大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的宣传落实。持续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将13家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对象,完成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组织2家企业申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持续加强创新项目申报,已填报国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工程建设项目4个,省重大项目高新领域项目8个、农业领域项目2个、社会领域项目2个,成功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财政补助资金440万。
(三)稳就业。通过开展线上双选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技能培训、“百人联百企”等系列稳岗就业活动,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稳定就业;自主开发市区公用的“眉山市人力资源市场”“眉州人才云市场”微信小程序,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提供更为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开发见习基地34家,提供见习岗位117个,发放见习补贴2.2万元;印发《关于新增乡村公益性岗位的通知》,在全区13个镇合理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劝导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无法外出务工、无业可扶、容易返贫且有能力胜任工作的贫困、残疾、低收入人员,全力保障脱贫人口稳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