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和来川来眉视察调研精神,全力服务稳住经济基本盘,眉山公安紧紧围绕国务院、省政府稳住经济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公安工作职能,逐一细化配套措施,研究出台服务保障稳住经济26条措施,部署开展“六大行动”,全力助推经济发展快速回拉。
一、开展公共安全“眉安”行动。以夏季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为抓手,部署开展:“清源剿患”大会战,通过全警种、全要素排查和全域走访,建立风险库,对重大风险落实“一风险一专班一对策一预案”。通过党政主控、情报预控、重点盯控、动态稳控、整体查控、应急秒控、疫情防控“七控”措施,实现风险隐患全方位布控和全要素管控;“夯基固本”大会战。进一步强化社区警务改革等基层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健全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推动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关口向基层一线前移,全市69个派出所警力全面实现“两个40%”目标。“筑盾亮剑”大会战。巩固深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紧盯政治安全、社会稳定、打防管控、安全监管等关键环节,全面清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风险隐患180余个。依托市县乡三级道安办,推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和村道安防工程,开展“减量”“控大”“严管”等专项行动,巩固全市连续4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成果。
二、开展重大战略“护航”行动。服务发展战略。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围绕政务服务、社会管理等重点,推动深化成德眉资公安机关警务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措施、平台载体、资源力量融合;保障项目建设。严厉打击破坏重大项目建设各类违法犯罪,成功侦破重大项目在建工地盗窃案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助力人才汇聚。服务保障眉山建设成都都市圈人才聚集新兴地,做好人才落户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随迁,为外籍人才提供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便利。
三、开展生产经营“安商”行动。实施“利剑护企”工程。建立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企联防、涉企案件快侦快破、挂牌督办、提级审核等机制。6月以来,成功化解涉企纠纷120余起,涉企案件立案10余起;实施“法治安企”工程。加强对涉企案件的受案立案监督管理,全面整治逐利执法、违规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实施“公安助企”工程。开展“平安企业”创建和“入企大走访”活动,在企业连片区、经济开发区等设置企业警务室16个。在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一企一警”联络员制度,强化风险排查、发布预警提示、通报典型案例、堵塞安全漏洞、提供法律服务;实施“监管优企”工程。依托智能监控、视频监控、网上监控等技术,探索建立公安监管、公安与职能部门联合监管等“非接触式管理清单”,实现“一警管百企”的现代警务模式;实施“服务惠企”工程。优化涉企政务服务监管,压减涉企行政审批时限,强化公安项目推进,落实惠企政策23条;实施“预警卫企”工程。对新设立准入的投融资企业市场主体,联合主管部门、企业加强基础排摸和专业研判,提出防范建议72条,预防运营风险和涉稳事端。
四、开展保工保产“回暖”行动。保障交通物流。健全服务“白名单”企业货物运输车辆优先通行保障机制,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障服务,提供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停靠作业便利服务,必要时提供集中办理、上门办理等业务办理服务,全力确保交通物流畅通;助力消费繁荣。用好“网约房”信息管理平台,优化“网约房”等新业态管理。打造旅游警务,设置重点景区警务室5个,搭建汇聚全要素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精准高效开展管理服务。建立审批管理服务“三位一体”机制,积极服务房车消费节、暑期文旅等活动。实现新车购车上牌“一站办”,严格执行二手车不限迁政策。
五、开展乡村振兴“助农”行动。做实乡村警务,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在东坡区永丰村试点打造新时代乡村警务室建设,把“降警情、控风险、护振兴”作为乡村警务工作首要目标,全面深化乡村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服务乡村民营企业发展。推行乡村民营企业上门走访、信息采集机制,为30余家重点乡村民营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在居住地就业创业;强化涉农违法犯罪打击。聚焦粮食安全,快侦快破快处破坏农田基本设施、生产销售假种子、假化肥和假农药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案件12起。
六、开展服务群众“便民”行动。“一站式”服务。推进公安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优化交管服务站点位设置,建设中心城区、省级开发区、汽车类产业园区公安交警车管窗口8个、机动车服务站27家,实现全市全覆盖;“一竿子”服务。深入开展“六进六边”活动,对行动不便、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生活困难群众提供“预约”“上门”“代办”等服务,落实便民利民36条措施,提供便民服务2400余次。“一张证”服务。大力推进电子证照系统建设与应用,强化在各政务服务窗口、旅馆业等相关办事情形下的普及应用,提高群众出行办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