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研究制定《2021年落实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计划》,周密部署年度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切实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各项要求落实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二是局党组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局长办公会,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上讲话精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落实学法普法,增强法治意识。坚持贯彻机关学法制度,制定了局《2021年普法学法计划》,做到学法有计划、内容有安排、组织有落实,采取领导干部领学、个人自学等方式,先后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14部,有效提升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三)加强普法宣传,提高法治化水平。一是推进“八五”普法,开展“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送法进企业,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企业普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以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向中小企业制发《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法律知识读本》《节约能源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治宣传手册4300余本;编印《眉山市工业企业政策一本通》1000本向全市工业企业发放,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和申报支持政策,促进企业依法依规享受各类扶持政策。二是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知识,会同市食品工业协会开展食品工业《民法典》专题培训,48家会员单位60余人参加培训,增强企业依法管理、诚信经营的理念。三是开展反诈宣传培训,向全市人民推送反诈宣传短信290余万条;由我局牵头组织公安机关对重点企业开展了反诈主题培训1次。四是落实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积极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志愿服务站,广泛招募、定向聘请法律专家、政策专家等,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和政策服务。五是配合政管部门收集各类惠企政策,今年会同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梳理涉及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收费减免等惠企政策11个,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发展。六是落实“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宪法法律知识,全局参与率100%;组织参与“12.4”宪法宣传周线上启动仪式,收看宪法宣传日特别节目,学习“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先进事迹,弘扬宪法精神,强化法治信仰。
(四)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务效能。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市“一网通办”能力提升攻坚方案任务,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认真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共办理审批事项74件,按时办结率100%。落实“好差评”制度,积极引导办事群众主动参与评价,今年主动评价率达到99.17%。二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000余条。三是与四川达宽律师事务所续签合同,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指派5名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为我局进行法律审查55件,提供法律帮助、咨询11次。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我局于今年3月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备案管理工作,清理并予拟保留规范性文件2个。五是加强文件合法性审查,今年我局牵头草拟的1个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合法性审查。
(五)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水平。一是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公布成品油市场监管、涉盐企业检查、节能管理、电力设施保护等22项行政权力清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确定2021年重点执法工作和联合执法事项5项。二是开展涉盐企业联合检查,今年会同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东坡区经信局、东坡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检查2次。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全市行政执法理论和业务知识考试,18名行政执法人员全部通过考试。
(六)推进示范创建,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创建工作,营造更加稳定便利的对外投资环境。优化获得电力环境,对10千伏及以上大中型企业客户实行省力、省时、省钱“三省”办电服务,10千伏高压平均接电时间压降至20个工作日,同比下降约6个工作日。对低压小微企业客户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办电服务,平均接电时间压降至1.5个工作日,同比下降约0.6个工作日;电力通道建设许可事项全部入驻市民服务中心,通过前台一窗收件受理,后台审批,实现电力通道建设事项的并联审批。二是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认真落实清理拖欠账款工作新要求,贯彻落实《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全市有分歧账款全部清偿到位。三是推进包容普惠创新。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为主线,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创新制造活跃度,建立45户国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72户规模企业培育库,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户,8户企业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户。全市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7户,其中省级46户、国家级1户。
(七)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认真办理信访案件,积极协调解决涉及法人变更、住房问题、养老保险基数等方面的信访案件4件。二是认真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群众诉求案件。今年,共办结反映涉及5G基站选址修建、通信基站辐射、通信公司劳资纠纷、企业职工职称评定、公司合并维权等方面的诉求共45件,满意率100%。
(八)助企纾困解难,稳定企业发展。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序推进解决全市64户工业企业反映的资金、用工、用电、用地等方面85个困难问题,助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