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1.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一是狠抓产业招商引资。①举办产业对接活动。成功承办2018四川省高端显示产业链对接会、2019年全省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推进活会等一系列专题对接活动,签订协议共计64.62亿元。组织600余户企业开展了成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械及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等一系列产业对接活动。成功承办四川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市(州)行眉山活动等专题对接活动,签订协议共计164亿元。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在国内、省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德恩精工应邀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俄罗斯2019中国机械展、泰国中国机械智能制造品牌展,取得丰硕成果。预计全年“3135”6大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35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88%以上。②组织开展考察对接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3次率队赴法国、瑞士、德国、台湾等地,促进四川金象赛瑞公司与德国巴斯夫公司签署《DMPP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目前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市场推广;促进四川金象赛瑞公司与德国巴斯夫集团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合作建厂事宜,该项目目前进展顺利;促进中车眉山车辆公司与法国东部大区斯特拉斯堡市劳尔集团(LOHR)项目合作事宜,该项目目前正在进一步商讨合作模式;促进华西希望集团与德国通内斯肉联集团合作事宜,该项目目前已成功签约。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以商招商”等方式,协助配合招商引资,促成项目落地建设。前往北京、山东、广东、安徽、上海、重庆等10余个省市考察对接50余次,成功引进投资120亿元的通威3个10GW晶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绿色铸造产业园区和绿色表面处理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5亿元的信利光电集成触控和微型摄像模组项目、投资15亿元的广东金伦光电产业园项目等产业高端项目等重大项目,有力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依法处置闲置资产。对全市闲置土地、厂房,以及停产项目等建档立卡,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截止目前,成功盘活闲置企业103户,有效利用土地7534亩、厂房175.8万平方米,所有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每年实现产值18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8亿元,利税17.9亿元,新增就业岗位8181个。三是推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减税降费调查、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扎实推动减负降本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取得实效。预计今年企业减负降本达50亿元以上,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企业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营造了企业发展良好环境,有力推动眉山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11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6%,位居全省第9位;实现工业税收28.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8.7亿元,同比增长16.2%。
2.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通过搭建问题协调、人员培训、行业交流、学习考察、展示展销等服务平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组织开展了眉山市食品工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成都市与眉山市食品工业协会对接会、全省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推进会、创新型企业家赴深圳华为参加高级管理培训班、全市经信系统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和应急管理培训会、法律进企业法治大讲堂专题培训等12次“企业服务日”活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梳理企业反映困难和问题113个,并一一分解到各级各部门进行整改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推进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完善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流程程序等各类基础信息,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网办事项网办率100%。完善“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加强行政权力事项监管。二是简政放权。与天府新区签订委托书,委托授权首批6项行政权力事项;三是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今年10月28日,我局制发了《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审查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规程》,全面推动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四是开展高频事项和证明事项清理。全面自查清理企业群众高频办事事项和证明事项,经清理,我局无高频办事和证明事项。
(二)全面落实清单制度。清理公布行政权力事项清单。2019年动态调整我局22项行政权力事项。依法办理行权事项,核、换无线电台(站)证照17件、审批在电力设施周围或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作业10件、转报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2件、备案技术改造项目12个。办结率100%。
(三)加强市场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互联网+监管”平台管理,落实专人负责,及时认领监管事项,完善平台系统各项基础信息,加强日常的运行和管理。
二、落实制度建设,严格履行行政决策程序。
(一)进一步完善决策制度。2019年3月修订了局党组议事规则和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我局决策程序。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局党组会32次、局长办公会22次,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三重一大”事项。
(二)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2019年无行政规范性报备;开展2013年以来我局牵头草拟以市委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清理,予以废止5个、宣布失效3个、继续有效3个;开展了设区建市以来我局以党组、党委名义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工作,经清理,无规范性文件印发。
(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10月下旬,按照要求开展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清理。经清理,由我局牵头草拟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政策性文件3个,均无违反公平竞争相关规定的条款;12月26日,在局长办公会前组织干部集中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 商务部工商总局 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印发〈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发改价监〔2017〕1849号)文件精神,明确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相关要求。
(四)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对我局牵头草拟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3135”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眉山市工业企业应急临时周转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有关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等重大决策事项,广泛征求企业、区县、市级有关单位意见,一方面提高企业贯彻落实的积极性,一方面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加强机关法律风险防范。与达宽律师事务所续签2019年合作协议,聘请3名常年法律顾问,对我局有关规划、合同等文书进行法律审查,出具法律审查意见,防范法律风险。
三、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管理,配备执法记录仪1台;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对考试合格人员申请办理行政执法证,按规定进行执法证年检工作。2019年无行政执法案件。
四、强化行政行为监督
(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019年我局主办建议提案共9项,其中人大代表建议1项、政协委员提案8项;我局协办建议提案13项,其中人大代表建议6项、政协委员提案7项。截止目前,我局主办的9项建议提案已全部办结,联系代表、委员走访率100%,反馈意见满意100%,其中已落实(A类)5项,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B类)4项;协办13项建议提案的相关科室也积极配合主办单位办理。
(二)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印发了市经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有关依法治市、工业运行、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节能环保等各类政府信息,及时解读发布企业、群众关注的“工业十条”、“民营经济20条”等政策措施,增强公众对经济政策、工业工作等的知晓度。建立工业APP,及时推送有关工业经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工作进展等信息,提升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融合发展水平。
五、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一)落实化解机制解决矛盾纠纷问题。今年以来,先后协调解决12345市长热线交办我局的高压电线影响、通信信号不畅、融资辅导培训解决企业融资困局等14件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积极协调处理了宏腾佳味、原彭山碱厂等企业、群众反映的问题4个,公平合理解决纠纷,有效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环境。
(二)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平台管理。落实专门人员,配备了1台专用电脑,加强行政复议平台管理和运行,积极参加2019年行政复议应诉培训,落实应诉十条规定。2019年无行政应诉案件。
(三)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开展“法律七进”。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019年法律进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今年5月29日,牵头举办了2019年法律进企业启动仪式暨法治大讲堂专题讲座,组织160余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活动,聆听讲座,提升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二是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制定了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参加全市“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摆摊设点,深入企业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发放法治宣传资料400余份。三是组织法律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法律调研、法律沙龙、法律体检活动,“一对一”为企业排查法律风险。今年6月底7月初,组织法律专家团队赴天府新区,对法治体检试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走访调研,对莱福德等7家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法治体检报告,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提高法律意识,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升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