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投资眉山(广东)招商大会在深圳举行,眉山现场签约36个项目,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1个,合同金额达476.9亿元。会上,《眉山市投资机遇清单》正式亮相,系统梳理了129个优质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614.96亿元。
这份清单不仅是一本招商引资的“说明书”,更是一张眉山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透过这份清单,看眉山有哪些优势和潜力“圈粉”投资者。
四大优势释放投资“强磁力”
会上,眉山市委主要负责人向粤港澳大湾区等企业家发出“四个邀约”,亮出投资眉山的四大优势。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眉山正处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级天府新区等多重战略交汇点,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已吸引3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居四川省第二,连续获评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眉山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领域,同时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新赛道。其中,锂电产业聚集中创新航、美国雅保等企业;晶硅光伏产业拥有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等企业;化工新材料产业云集万华化学等企业,全球最大氰胺材料制造基地在此落地,三聚氰胺产能占全球1/3。电子信息产业建成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新型显示生产基地、西南最大湿电子材料聚集区;装备制造产业形成全球最大传动件生产基地等多个特色基地。
创新转化动能强劲。眉山紧扣建设西部中试转化基地,深化“成都研发+眉山转化”,建成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出台《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构建以政府公共中试平台为抓手,贯通“研发—中试—转化”的全链条。自去年9月投运以来,已引进中试项目15个,其中院士项目4个,今年2月首个中试项目成功落地转化。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眉山地处成都平原西南,全域位于成都50—80公里“黄金半径”内,是距成都最近的地级市,毗邻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8高3轨19快”30条综合大通道织就立体交通网。从眉山出发,半小时直达成都核心区,2小时抵达重庆,4小时贯通长三角、珠三角;以眉山国际铁路港为支点,联通35个境外节点,让“眉山制造”畅达全球市场。随着成眉同城化加速,眉山已深度融入成都“半小时通勤圈”,2026年市域铁路S5线贯通后,成眉“地铁通勤”将成现实。
多元布局开启产业新蓝海
活动现场,《眉山市投资机遇清单》重磅发布,全市共包装项目129个,拟投资额1614.96亿元。这份清单展现了眉山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七大领域的产业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投资路线图。
翻看这份清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引资额占比近60%,无一例外指向“绿色化”“高端化”。近年来,眉山围绕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1+3”主导产业,聚力培育锂电、晶硅光伏、高端精细化工三大千亿产业。本次招商大会上,眉山向广大企业家抛出橄榄枝,重点招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36个,拟投资额635.27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4个,拟投资额144.2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5个,拟投资额173.6亿元。
在眉山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中,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今年4月29日,眉山召开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抢抓转型升级窗口期,主动顺应趋势,用好用足政策,拿出更多推动服务业扩容提质的有效举措。在《眉山市投资机遇清单》中,新兴服务业项目35个,涵盖文化旅游、康养等,拟投资额411.99亿元。
眉山还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三大新赛道,以“先手棋”抢占发展先机。此次发布的《眉山市投资机遇清单》中,眉山推出了低空经济飞行器及零部件制造、低空场景等产业项目17个,拟投资额143亿元。
此外,清单中还发布了医药健康、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项目,为企业家们提供了众多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