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传真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眉山 > 经合传真 > 正文

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 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入选全省典型经验

发布机构:市经济合作局 发布时间:2025-01-17 浏览次数: [字号: ] 打印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督查室发布《关于2024年度省政府综合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称,本次督查发现部分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扩投资促消费、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为鼓励先进、推广经验,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各督查组推荐、省直有关部门会商审核,并报请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对24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其中,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入选。



近年来,眉山市坚定扛起省委赋予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使命任务,围绕解决企业中试项目投入大、风险高、专业性强、安全环保压力大等难题,聚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畅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堵点难点,实现中试孵化落地全流程服务。

打造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地”。聚焦“1+3”主导产业需求,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建成总投资约10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2024年9月,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正式投运,目前已引进固态电池全产业链、二氧化碳捕集耦合制氢等11个中试项目,与中国移动联合建设“5G+新型工业化创新联合实验室”,以5G技术助推前沿科技转化新质生产力。

打造新技术工艺的“策源地”。组建专业队伍,整合国内高校和龙头企业科研资源,筛选科技含量高、转化效果好的项目入驻,并提供产品优化、可量产性分析、环境及可靠性试验、中小试生产等服务,帮助科研成果实现产品化。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等高校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邀请大连化工设计院、青海盐湖成都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入驻。

打造新产业项目的“锻造地”。创新发展“成都研发小试+眉山中试产业化”,探索“中试+孵化”的融合运营模式、“项目+团队”的特色服务模式、“工程师+工匠”的人才培育模式、“成果+基金”的成果转化模式,优化中试孵化落地全流程服务,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通过中试项目就地转化,创新项目招引落地新路径。力争5年内引进国内外中试项目60个以上,促进20个以上产业化项目在眉山就地转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4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