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眉山日报
作为推动眉山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市经合系统肩负着扩开放、引增量、助转型、促发展的历史使命。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项目和支撑?近日,记者对市经济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鹏进行了专访。
记者: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后,市经合局开展了哪些贯彻落实工作?
张文鹏:市经合局及时召开了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传达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深学细研吃透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确保入脑入心。要聚焦“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继续“招大引强”,深入转化“百日攻坚”成果,树立开放眉山的良好形象,不断开展补链、强链招商。同时,对标对表做好规划,结合新一届市委要求,认真谋划2022年工作,精准招大引强育优,积极拓展开放合作平台,为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先进制造业上。围绕“1+3”产业链条,我市将如何做好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
张文鹏:去年以来,我们把制造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编制了《眉山市产业链招商指引》,加强链群招商,提升了招商引资精准度。以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扩大开放,做实平台招商,迅速推进了一大批项目签约落地。接下来,全市经合系统将把2022年设为“制造业招商引资攻坚年”,紧紧围绕“1+3”主导产业,力度不减、热情不退,聚力将眉山建设成为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
一是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大引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2022年,我们将立足眉山实际,深度梳理“1+3”产业链条,完善“两图一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以龙头带配套、聚配套引龙头,重点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产业转移,精准招商,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创新招商方式,围绕产业链薄弱和缺失环节,探索建立针对性、扶持性的产业发展基金,依托产业基金引进产业链龙头项目,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提高招商质量,把握好核心指标,确保“亩均论英雄”机制落到实处。
二是做实平台招商,加强区域合作,展示开放发展形象。重点用好西博会、广交会等国家级、省级平台,借势借力办好推介会、签约仪式、企业恳谈等活动,提升知名度、扩大“朋友圈”;用好“双圈关系”,深入分析成渝产业溢出效应和成德眉资同城效应,加强区域协作,整合信息资源,共同组团开展招商推介平台活动,引导先进制造业集聚;继续加强与商协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拓宽信息渠道,展示开放发展形象。
三是做优营商环境,加快项目落地,打造眉山服务品质。围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继续落实“一个项目、一名联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挂图作战方案”的项目推进机制,促进项目快签、快投、快建;创新“红色代办”工作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重点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流程图”“代办进程表”,开展精准和专业化服务;用情开展“五问五帮”,持续组织深入开展“进千企”活动,掌握企业诉求,总结问题形成清单,通过用心用情的服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四是健全人才机制,凝聚队伍合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党建引领,锤炼党性,从重点工作实绩中汲取力量、总结经验,健全招商引资人才选拔、培训、考核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提高专业能力、优化人员配置,锻造“讲政治、敢担当、善创新、重落实”的招商引资队伍。科学理顺驻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选派“精兵强将”充实驻外招商队伍,同时,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商专业人才办法,提升驻外队伍专业水平,充分发挥驻外队伍信息捕捉、项目促进的“桥头堡”作用,为高质量招商引资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记者:“融入内陆开放枢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开放发展的“排头兵”,全市经合系统如何做实平台招商,更好展示眉山开放形象?
张文鹏:以平台促开放,以项目促发展,我们将积极走出去,借势办活动、借力做宣传,推介眉山优势,捕捉项目信息,促进交流合作,打造眉山国际化城市形象。
一是借力国省平台。借助西博会平台,创新打造好眉山综合形象馆,策划设计系列活动,全面宣传眉山优势;借助进博会、厦洽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国家级、省级重要平台,精心举办好推介会、洽谈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
二是用活专题性平台。瞄准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举办以重点企业为龙头的生态链招商推介会、恳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推介会开到企业家门口,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介眉山,精准招引项目,涵养意向企业,全方位展示眉山开放新形象。
三是用好商(协)会资源。继续保持与川商总会、重庆四川商会、各省市眉山商会等友好商协会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各类推介活动,增强企业家对眉山的了解和支持;积极探索与目标产业的领头行业协会、重大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搭建合作共享平台,提增优质信息来源,推动成立市场化运作产投基金,深度激发全市开放发展活力。
四是用好媒体宣传平台。持续保持与媒体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宣传眉山发展机遇、产业基础优势、招商引资成果等,奋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