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0年,注定不平凡!回望新冠疫情中的攻坚克难、经济下行趋势下的凝心聚力,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后的逆风前行,我们知重负重,用迎难而上换来了奋斗后的惊喜、坚守后的自信、破局后的从容!
过去的一年,我们高端切入、招大引强,延链补链、以商招商,深化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葡萄串”效应。
全市完成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3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7.2%,合同金额2354.21亿元;其中,投资380亿元的通威全球创新基地、投资103亿元的中国川菜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等重大项目58个。国内省外到位资金完成686.96亿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全市新签约外资项目3个,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3家。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完成2.52亿美元,首次成为除成都以外全省第一,取得历史性突破。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于“开放发展”,搭建平台、广泛推介。
在进博会、广交会、厦洽会、知名企业四川行、智博会等国家、省级平台纷纷亮相,展示眉山对外开放新形象。
破解因疫情而“走不出去”、“请不进来”的困局,创新开展“云招商”,通过网络洽谈、网络签约、邮寄签约等方式成功促成了投资5.4亿元的丰树物流等一大批优质项目邮寄签约;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建设“副中心”,合力唱响“双城记”。吸引成都企业在眉的投资总量领跑全省;与重庆两江新区招商合作局、重庆市四川商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成、德、资3市经济合作部门就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资活动协同等达成一致;与省级重要商(协)会共办针对性产业推介会,承接产业转移;川商(民营)企业家健康发展研修班在眉现场授课;招商小分队多次赴渝开展招商活动。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开展“三走一请”,建立共享,寻求合作,助企解困,以商招商,共谋发展。主动“走上去”对接省级部门、商(协)会,与川商总会、欧盟商会、欧洲中心等100余家商(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获取重要招商引资项目信息18条;积极“走出去”拜访目标企业,重点拜访了浪潮、宝能、华为等重点企业236家,积极促进51个重点项目落户我市;深入“走下去”督查项目推进、协助企业解困难,摸清了2017年以来签约的473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情况,收集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5个,捕获“二次招商”信息20余条,获得全省经济合作系统“项目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热情“请进来”商会行业协会,构建“同发展”格局,邀请川商总会、上海市四川商会、福建省四川商会等33家行业商协会和206家企业1200余人次赴眉考察,推进了156个在谈项目洽谈进程。
过去的一年,我们浓墨重彩对外宣传,开放发展声名远播。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亮点工作等受到新华社、央视财经频道、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成都商报、人民网、中新网、学习强国、中国日报网等30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报道、转载600余篇(次),提高了眉山这座开放发展之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全省经济合作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以赴脱贫攻坚。送温暖、解困难、筹善款,通过脱贫致富宣讲扶志气,通过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再教育”扶智慧,通过利用优势招引产业、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等扶产业,提升了联系村、联系户的造血能力,实现了联系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贫困户满意,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圆满完成2020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自强不息,锻造队伍、提升水平。针对开放发展、现代经济、国际商务等开展10余期“经合大讲堂”,实现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组织召开项目工作会20余次,研判项目信息200余条,实现了在实战中提升项目研判能力;注重思想充电,加强调查研究,全年形成5篇优秀调研成果报告,获得全省经济合作系统“调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其中《新冠疫情影响下如何抓好眉山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获市领导肯定批示4人次;呈报反应工作亮点、成果的《经济合作专报》8期,获得市领导肯定性批示7次。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班子示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众志成城、上下齐心,破“疫”迎难,砥砺前行。
定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重大事项;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善制度建设;定期开展党员活动,凝聚党心、锤炼党性;不定期召集各区县流动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端正党员思想,团结眉山力量,以党建引领招商。
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发挥经合工作外联优势,为部分区县、园区、防疫部门、企业及联系村、包保社区采购、募集、捐赠防疫物资若干,缓解了全市防疫物资紧缺的困难;组织局机关、各驻外支部党员干部捐款9300元,协助开展复工复产。
2020年,是乘风破浪的一年!展望2021年,站在新起点,我们满怀信心、砥砺奋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新征程中,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并进,共享新机遇,共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