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文件当前位置: 首页 > 政  策 > 正文
 索 引 号  015425431/2013-00061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13-06-07
 文  号  眉府办函〔2013〕67号  公文种类 
 成文日期  2013-05-27  有效性  有效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4·20”抗震救灾相关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4·20”抗震救灾相关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 主动公开 2013-05-27 眉府办函[2013]67号   眉府办函〔2013〕67号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4·20”抗震救灾相关资料

  收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单位、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4·20”抗震救灾相关资料收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料收集范围

  (一)文字材料类。

  1.各区县政府在抗震救灾中作出的重大决策、制定的预案和监测方案、召开专门会议的纪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规划、实施和管理情况报告等;接受社会(国内外)捐赠的有关资料;国家对受害人给予的为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和生活的补偿、救助政策。

  2.市级各单位、部门建立抗震救灾工作机构,开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资料。

  3.市、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人的重要批示、指示、讲话材料。

  4.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集体或个人先进事迹。

  (二)音像、图片类。真实记录“4·20”灾害状况的图片、录像;省、市各级领导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市、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指挥抗震救灾、维稳等的图片、录音、录像;抗震救灾现场救援、医治、防疫、救助的图片、录像。

  (三)图表类。市、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抗震救灾中绘制的地图;抗震救灾中人员伤亡、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等情况统计表;救灾款项、救灾物资分配、领取情况统计表等。

  (四)实物类。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各种证明、标志;其他与抗震救灾有关的实物。

  二、报送时间

  资料报送分为两大部分,抢险救灾和灾情资料2013年7月30日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资料请于恢复重建完成后一个月内报送。

  三、工作要求

  各区县政府,市级各单位、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分解落实任务,确定专人做好抗震救灾各个阶段资料的收集工作;要突出重点,确保全面、详实提供相关资料;要用事实说话,力求反映出全市“4·20”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原貌。收集资料统一报送至市地方志办,文字材料由主要领导审查、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并附电子文档(word文档格式)。市地方志办联系人:李霞,联系电话:38168566,QQ邮箱:173477166@qq.com。

  附件:“4·20”抗震救灾资料收集提纲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5月27日

  附件

  “4·20”抗震救灾资料收集提纲
目录 供稿单位
一、总述  
二、大事记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三、自然环境
           
             地理条件(区位、地层岩性、地质、地貌、水系、气候)
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市地方志办
地震条件(新构造运动、地震带概况、总岗山—柳江—峨眉山断裂地震带、龙泉山断裂地震带、眉山境域历史上的地震灾害) 市国土资源局、市防震减灾局、市地方志办
四、灾情  
概述 市地方志办
震级与烈度
           
             地震波及面
           
             余震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防震减灾局
次生灾害(次生地质灾害总况、滑坡、崩塌、地裂及地陷、污染)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
人员伤亡(死亡、受伤、失踪)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办公房和住宅毁损(农村居民房屋、城镇居民住宅、机关单位办公用房)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民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道路交通设施毁损(道路、桥梁、津渡、车站、房屋) 市交通运输局
市政基础设施毁损(街道、商场、通信、供电、供水、供气、环保、市政公用设施)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城管执法局、市邮政局、中国电信眉山分公司、中国移动眉山分公司
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毁损(学校、医疗机构、广电、社会福利机构、宗教场所、文物景点)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文广新局、市民政局、市民宗局
农用基础设施毁损(堤防、塘库、堰渠、提灌、农机、乡村道)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农工委、市水务局
农业经济损失(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渔业、林业、粮食系统)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粮食局
工业经济损失(工业园区破坏损失、厂房设备破坏损失、电力设施损失、企业经济损失、国有资产、地震对工业的影响)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各工业园区管委会、眉山电力公司
区县损失概况(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各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五、抢险救灾  
组织领导(抗震救灾组织机构、党政部门行动)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重要决策(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应急政策措施、严肃抗震救灾工作纪律、保持灾后社会稳定)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一线指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上级领导调研视察(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市厅级领导)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重要会议(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扩大)会议、全省抗震救灾工作电话电视会议精神会议、全省灾后恢复重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议、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调研与督查(情况督查与汇报、涉灾调研、涉灾统计调查、信息发布)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委、市政府调研室,市政府新闻办、市统计局、眉山统计调查大队
宣传动员(组织动员、抗震救灾主题宣传、先进事迹报告会、抗震救灾文艺创作、抗震救灾书画图片展、抗震救灾文艺演出) 市委宣传部
紧急救援(救援力量组织、设备动员调度、群众自救、党员干部抢险)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政府应急办、市公安消防大队、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部门抢险 市级各部门
人员搜救 市公安消防大队
疏散转移、遗体处理 市民政局
断道修复 市交通运输局
安全隐患排查与监测(地震次生灾害排查与防范、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危险建筑物排查、教学用房排危、江河堤防安全排查、森林防火安全检查与防范、城市环境安全排查、生产经营安全隐患排查、易燃易爆物品及其生产经营安全检查) 市政府应急办、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市安监局、市水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林业局、市质监局
维护稳定(组织领导、群众避险安全保障、维护治安秩序、维护市场秩序、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服刑人员疏散转移、打击刑事犯罪、打击造谣滋事行为)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司法局
抢修基础设施(疏通道路、通信设施、广播电视、电力设施、水利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 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局、市文广新局、眉山电力公司、市水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中国电信眉山分公司、中国移动眉山分公司、中国联通眉山分公司
抢险救灾保障(组织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交通运输保障、通讯保障、气象环境监测保障、电力保障)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财政局、人行眉山市中心支行、市交通运输局、眉山电力公司、市气象局、中国电信眉山分公司、中国移动眉山分公司、中国联通眉山分公司
区县抢险救灾概况(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各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六、医疗防疫
           
             组织部署(组织机构、医疗防疫部署、政策措施、医疗救治保障)
           
             救援力量(市内医疗卫生队伍、市外医疗卫生队伍)
           
             医疗救治(本地伤员紧急疏散与急救、重灾区伤员救助、重灾区伤员转运、市外医疗队救治、医院感染控制、医疗服务、心理干预与治疗)
           
             卫生防疫(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监控、灾后疾病防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动物卫生防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医疗救援保障(医药物资使用监督管理、血液)
           
             医疗救治典型事例
           
             区县医疗防疫概况(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市卫生局
七、抗震救灾“三自精神”
           
             农业生产自救(组织协调、毁损农村基础设施抢修、小春作物抢收与收购、大春作物抢种、病虫害防治、农资服务、农机服务、农业人才科技助农、林业生产、粮食系统恢复)
           
             工业生产自救(工业抢险决策、工业园区抢险、停产企业恢复、品牌企业恢复、要素市场保证、新上项目)
           
             流通服务业抢险救灾(房地产业、商贸业、金融保险业、公共服务体系抢险救灾、文化娱乐场所修复)
           
             抗震救灾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登记注册服务、灾后纳税服务、通信服务、邮政服务)
市委农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办、人行眉山市中心支行、市文广新局、市政务中心、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邮政局、中国电信眉山分公司、中国移动眉山分公司、中国联通眉山公司、眉山电力公司等
八、赈灾
           
             组织管理(管理机构、救助法规及政策)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粮食需求、衣被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捐赠(市委、市政府组织捐赠、市慈善总会捐赠、市红十字会捐赠、党政部门捐赠、人民团体捐赠、人大系统捐赠、政协系统捐赠、统一战线捐赠、港澳台侨捐赠、军警机关捐赠、企业捐赠、金融部门捐赠、社会民众捐赠、特殊党费、眉山籍在外人士捐赠、捐赠款物使用管理、捐赠资金划拨使用、捐赠物资调运使用、捐赠款物监管)
           
             赈灾物资与资金(物资调拨、物资发放、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监管措施、行政监管、纪检监察监管、社会监管、赈灾物资审计、救灾物资检测、抢险救灾款物检查)
           
             救助救济(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后续生活救助、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贴)
           
             灾民安置(应急期转移安置、过渡期转移安置)
           
             区县赈灾概况(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纪委、市民政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红十字会、各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等
九、灾后恢复重建
           
             组织领导(指挥机构、组织部署、重要决策)
           
             政策举措(财政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房地产政策、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信访处置、监督检查、贫困户帮扶)
           
             重建规划与管理(灾后重建项目规划、重建总体规划、重建对象确定、土地规划、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乡村受损民房恢复重建规划、城镇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社会福利设施恢复重建规划、渔业灾后重建规划、灾后重建项目监管)
           
             重建资金(保障机制、资金筹措、灾后重建资金使用、资金监督与审计、重建资金捐赠)
           
             重建市场监管(施工人员培训、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监管、建材市场及价格监管)
           
             房屋重建(建筑物评估定损、重建补助标准、农村居民用房重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
           
             基础设施重建(道路交通建设、水利工程建设)
           
             工业产业重建(灾后重建要素供应、争取资金政策、指导和服务)
           
             农业产业重建(粮食系统、农业项目建设、林业项目建设、扶贫项目建设)
           
             旅游业重建(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灾后旅游产业建设、旅游线路规划、灾后旅游营销宣传、灾后旅游管理)
           
             公共服务事业重建(学校重建、医疗机构重建、敬老院重建、港澳特区政府援建项目、民族宗教场所重建、计划生育服务站重建)
           
             区县灾后重建概况(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规划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等
十、抗震光荣榜
           
             先进集体名录
           
             人物简介
           
             人物录
市级各部门
十一、附录
           
             抗震救灾重要文件
           
             艺文
           
             地震常识
市级各部门
十二、后记 市地方志办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