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5425431/2013-00007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日期 | 2013-01-16 |
文 号 | 眉府办函〔2013〕5号 | 公文种类 | |||
成文日期 | 2013-01-09 | 有效性 | 有效 |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眉府办函〔2013〕5号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眉山市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眉山市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1月9日
眉山市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推进全市绿色农业发展,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生态环境、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川办函〔2012〕200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的决定》(眉委发〔2011〕27号)为指导,坚持市场引导,突出生态资源优势,强化标准化生产,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力争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充分挖掘绿色农业生产潜力,做大做强一批绿色农业品牌,探索建立绿色农业发展机制。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产地总面积的60%;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四川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4个、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3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0个、万亩现代林业基地30个、部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20个;进一步做大做强泡菜、乳制品、生猪、竹木、茶叶等五大加工集群,实现泡菜加工产值150亿元,奶产品加工产值30亿元,肉食品深加工产值25亿元,木竹加工产值100亿元,茶叶加工产值15亿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00个,对农户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300个以上,新增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农产品四川名牌4个;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合格率9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达标排放工作,加大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农村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实施规模养殖场“上山进沟、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发展农村沼气工程,不断提高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确保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占适宜农户的75%,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粪便沼气化处理率达到70%。加大林地环境监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森林资源。推进城乡绿色向城镇腹地、道路两侧、农村“四旁”集中,突出抓好成乐高速公路、国道213线、省道106线等重点交通沿线多色谱林业景观带建设,建设森林眉山、多彩眉山。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根据各区县自然资源、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种植业方面。巩固发展东部伏季水果、中部优质柑桔、岷江沿岸优质蔬菜、西部优质茶叶等4个优势作物产业带。突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东坡区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泡菜产业,仁寿县打造全国领先、全省最大的枇杷产业,彭山县打造全省最大的避雨栽培葡萄产业,洪雅县打造全省领先的茶叶产业和最大的白茶产业,丹棱县打造全省最大的“不知火”杂柑产业,青神县打造全国领先、全省最大的椪柑产业。同时,加大东坡区蔬菜、柑桔、蔺草产业,仁寿县柑桔、蔬菜、梨、桃产业,彭山县晚熟柑桔、中药材产业,洪雅县蔬菜产业,丹棱县茶叶产业,青神县茶叶、蔬菜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东坡泡菜”、“道泉茶叶”、“文宫枇杷”等优势品牌。
二是畜牧业方面。重点围绕打造中国南方奶都、国家优质肉猪战略保障基地、全省优质肉鸡和优质肉兔生产基地,推进省道106沿线观光畜牧产业带和 “四大优势畜牧产业片”建设。东坡区重点抓好生猪、肉鸡、肉兔等优势产业发展,仁寿县重点抓好生猪、山羊等优势产业发展,彭山县重点抓好林下特禽养殖、肉鸭、肉鸡等优势产业发展,洪雅县重点抓好奶牛、雅南猪地方优质特色产业发展,丹棱县重点抓好肉鸡等优势产业发展,青神县重点抓好肉鸡、肉兔等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雅妹子”、“王家渡”、“丹棱龙秀土鸡”、“咕咚来了”等优势品牌。
三是水产业方面。以“沿江、沿河、沿渠”为重点,科学规划优质水产基地,将眉山建成全省最大的名优水产种苗和鱼饲料工业一流强市。沿岷江、沱江流域和通济堰、东风渠灌区大力发展常规温水性鱼类养殖;以青衣江流域为依托,重点发展冷水和亚冷性鱼类养殖。东坡区着力抓好优质水产种苗繁育、新渔村观光休闲基地建设,建设1—2个展现眉山水产科技发展水平的水产科技园区;仁寿县大力发展规模化休稻精养鱼、新渔村建设和山坪塘生态健康养殖;彭山县全力发展精品小水产养殖;洪雅县重点开发瓦屋山库区及周边冷水鱼资源,开展雅鱼、虹鳟鱼、大西洋鲑、鲟鳇鱼以及娃娃鱼养殖,建设1—2个冷水鱼种苗繁育和商品鱼养殖场;丹棱县重点抓好丘区鱼田养殖用水设施、渔池田埂保水设施、繁育场产孵设施等,加快品种引进、示范养殖;青神县围绕沙溪河流域,重点开展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
四是林产业方面。突出抓好多色谱林业景观带、工业原料林、珍稀树木、特色经果林发展。仁寿县主要发展以核桃和花椒为主的特色经果林,东坡、彭山、青神县主要发展工业原料林和竹产业,洪雅、丹棱县主要发展珍贵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生态旅游。做大做强“青神竹编”等优势品牌。
(三)加快构建绿色农业科技支撑。围绕绿色生态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产业发展,深化“市校(院)合作”,依托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完成13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技推广服务站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认定2个市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对100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引进、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50个以上。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成优质杂交水稻制种基地6万亩,建成蔬菜、柑桔、枇杷、葡萄、茶叶集中育苗中心和良繁园2000亩,建成“雅南猪”保种繁殖场和5个生猪良繁场,建成东坡区、洪雅县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四)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绿色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重大技术标准研究,实现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全覆盖。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狠抓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加强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管。建成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乡镇、基地、市场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站(室),实现质量检测检验全覆盖。
(五)努力拓展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在中心城市、重要农产品基地建设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鲜活农产品冷库(冷藏冷冻设施)、物流配送设施设备,大力发展“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大型批发市场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支持绿色农产品开展直供直销,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品牌产品专销柜、放心店和专业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通过举办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枇杷节等大型会节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搭建品牌建设国际国内公共平台,推介、宣传绿色农业品牌农产品,扩大绿色农业影响,实现绿色农业品牌的优质优价和增效增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绿色农业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品牌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发展和管理机制,增加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项目报批、用地审批、能源供应、财政贴息、税收信贷、科研立项、技术进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强化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科技、工商、商务、质监、税务等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关闭窗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