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5425431/2012-00143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公室 | 公开日期 | 2012-08-17 |
文 号 | 眉府办函〔2012〕114号 | 公文种类 | |||
成文日期 | 2012-08-09 | 有效性 | 失效 |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部门:
《眉山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三届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8月9日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的决定》为指导,推进“两纵一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带动全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坚持三项工作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城乡互动的原则。搞好“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建设规划,充分体现“三生一文”(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传承)的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产业带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统筹协调,实现整体发展。
二是集约发展、独具特色的原则。推进眉山优势产业和多种生产要素向“两纵一横”示范带集中,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力争打造全国、全省最具影响的泡菜生产基地、避雨栽培葡萄生产基地、水稻制种蔬菜中药材轮作生产基地、晚供柑桔生产基地、优质枇杷生产基地、蔺草生产基地和白茶生产基地。
三是拓展功能、延伸产业的原则。突出高产高效、特色精品、创意休闲三大特征,农业与加工业、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文化博览、农业与科技一体发展,通过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冷链仓储运输系统建设、创意农业景点建设、休闲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拓展示范带园区在休闲旅游、节庆活动、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增效增收。
(二)建设目标。
到2016年,“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实现四大目标。
一是建成“一个品牌”、“三个板块”、“30个园区”。整体打造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天府眉州”品牌;在成乐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S103沿线打造“眉州沃野”板块,在G213沿线打造“五彩田园”板块,在S106及洪瓦路延伸段打造“绿海明珠”板块;在三个板块重点打造30个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万亩产业园区。
二是实现“三大”、“五化”、“双向”。特色基地大发展、产品品质大提升、乡村旅游大聚集;生产集约化、业态多元化、环境生态化、产品高端化、发展高效化;把优质、生态、健康的农产品输送到都市,把都市市民吸引到眉山旅游、采购、投资,建成成渝都市圈重要的农产品配送基地和农业观光旅游目的地。
三是实现“555”。“两纵一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实现农业产值50亿元、销往都市的农产品(含初级农产品加工转化)达70%以上;农业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收入15亿元;农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比2011年实现翻番。
四是实现“一县一品”。东坡区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泡菜产业,仁寿县打造全省最大的枇杷产业,彭山县打造全省最大的避雨栽培葡萄产业,洪雅县打造全省最大的白茶产业,丹棱县打造全省最大的“不知火”杂柑产业,青神县打造全国最大的椪柑产业。
二、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
(一)“眉州沃野”板块。
依托成都平原的地形和农业生产条件,突出标准化大基地建设。在成乐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沿线两侧各至少500米范围内,建设主导产业示范带;在S103两侧的200米范围内,建设主导产业示范带。抓好田型调整,达到田成方、土成型、路网水网配套;根据地形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合理布局形象大气的景观型标志物,在高速公路和成绵乐城际铁路上,能够让人直接感受到现代农业大基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重点布局“公义荷塘”、“观音葡萄园”、“凤鸣稻药园”、“永丰稻菜园”、“三江现代农业园”、“悦兴蔺稻园”、“思蒙稻菜园”、“西龙茶山”、“兰沟草莓园”、“汉阳橘园”、“白果桔乡”11个万亩产业园区。
(二)“五彩田园”板块。
依托G213沿线丘陵地形条件和水果产业集中的生产条件,突出打造花成片、果成林的伏季水果产业带。在G213两侧的200米范围内,建设主导产业示范带。抓好果园的连片发展,合理布局休闲观光集中点;加强园区与G213的连接通道建设,在G213沿线及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入口广场或设立规范醒目的标识标牌。
重点布局“黑龙滩园艺走廊”、“文宫枇杷园”、“仁寿桃花岭”、“珠嘉粮菜园”、“文林采摘园”、“曹家梨乡”6个万亩产业园区。
(三)“绿海明珠”板块。
依托S106及洪瓦路沿线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果茶产业发展基础,突出打造园区竞相辉映的多功能产业带。在S106两侧的200米范围内,建设主导产业示范带。抓好园区的标准化改造;加强休闲观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园区与S106及洪瓦路的连接通道建设,在S106及洪瓦路沿线及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入口广场或设立规范醒目的标识标牌。
重点布局“醉花溪·国际生态文明示范区”、“东岳牧场”、“青杠茶坪”、“中山十里茶廊”、“福宝茶园”、“仁美桑园”、“丹棱葡萄园”、“梅湾桔颂”、“广济桃花山”、“三苏蔬菜园”、“白马橙园”、“龙正现代农业园”、“富家蜜柚园”13个万亩产业园区。
三、实施阶段和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规划设计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6月)。
2012年4月底前,市农业局完成“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6月底前,各区县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集中招商阶段(2012年6月—7月)。
各区县划定“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重点招商区域,明确优惠政策,组织开展集中招商活动,引进各地业主投资建设。
第三阶段:工程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5年12月)。
“眉州沃野”板块,确保2012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40%以上,其中成乐高速公路青龙入口至眉山城区入口段完成建设任务的60%以上;确保2013年基本完成剩余目标任务。
“五彩田园”和“绿海明珠”板块,确保2012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25%以上,2013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40%以上,2014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70%以上;2015年基本完成剩余目标任务。
第四阶段:成果巩固和竣工验收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2016年1月—2016年12月)。
查漏补缺,开展成果巩固和提升美化工作。2014年前,对“眉州沃野”板块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组织竣工验收;2016年前,对“五彩田园”和“绿海明珠”板块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组织竣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建设工作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各区县是产业示范带建设的责任主体,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财政投入到位。
(二)实施项目整合。市、区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两纵一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各区县政府要整合农业、水利、畜牧、林业、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涉农项目资金,协调发展改革、科技、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卫生、旅游、园林等相关项目,在产业示范带打捆实施。市级有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从项目规划和实施,向“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集中。
(三)推进土地流转。各区县政府要制定扶持政策,吸引业主投资,在“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农产品加工营销、农村生态旅游等相关开发。要按照土地流转的政策搞好引导和服务,推进土地入股、租赁经营、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共建现代农业基地和园区,保障业主和农民随着产业发展充分受益、长期受益。
(四)培育服务主体。要在“两纵一横”产业示范带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营销大户,为基地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农资供应、病虫害统防、农机耕种收、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技术咨询服务团队,加大引进、转化科研成果力度,为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搞好宣传推介。积极创建“三品一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出口示范基地、中国特产之乡等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策划设计风格统一的示范带形象标志和园区标识、标牌。组织特色产品和园区赴成都、重庆开展大声势宣传推介活动。定期举办春桔节、梨花节、桃花节、采茶节、枇杷节、泡菜节、莲花节、葡萄节、椪柑节、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引吸都市市民和业主前来休闲、采购、投资。
附件:1.眉山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园区规划示意图
附件2
(一)公义荷塘。
以彭山县公义镇 红旗村为中心,辐射谢家、义和等乡镇,建成莲藕+特色水产养殖基地5000亩,“杂交水稻制种+蔬菜”产业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000亩、2013年新发展1000亩,打造沿成乐高速和城际轻轨的荷塘观光带。开展田型调整9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20.04公里、排灌设施49.14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观光通道、观景台。结合莲花观光、钓鱼休闲等,发展特色农家乐5个。
(二)观音葡萄园。
以彭山县观音镇果园村为核心,辐射公义镇、彭溪镇,建成集中连片优质特色葡萄产业基地105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改造葡萄2000亩、2013年新发展1200亩。发展现代设施农业10500万亩,采用避雨棚、反光膜、滴灌栽培模式,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措施。建成葡萄良繁中心60亩。开展田型调整15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2.64公里、排灌设施2.94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游客接待中心。
(三)凤鸣稻药园。
以彭山县凤鸣镇金烛村为核心,辐射谢家镇、彭溪镇,采用“杂交水稻制种+中药材+时令鲜蔬”轮作模式,大力发展川芎、泽泻和蔬菜种植,建成集中成片产业基地15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000亩、2013年新发展1000亩。开展田型调整7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13.05公里、排灌设施90.15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四)永丰稻菜园。
以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为核心,辐射新桥村、仙桥村、龙石村、龙亭村、大林村,悦兴镇四维村、东方红村、金光村、前锋村,尚义镇英勇村、顺河村、人民村等沿成乐高速公路和城际轻轨区域连片发展。以“杂交水稻制种—蔬菜”轮作为主要栽培模式,建成集中成片加工蔬菜基地30000亩,其中:2012年发展20000亩、2013年发展10000亩。开展田型调整2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8公里、排灌设施57公里,改造观光通道2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五)三江现代农业园。
以东坡区太和镇三江村为核心,辐射带动仙桥、新桥、狮子湾、河东等村成片建设,以“辣椒—莴笋—甘蓝”一年三熟模式为主要栽培方式,建成集中成片鲜销蔬菜基地13000亩,其中:2012年巩固发展10000亩以上、2013年发展到13000亩。园区内全面推广现代农业大棚设施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设完善3200平方米连栋大棚、1000亩标准化钢架大棚和10000亩以上简易蔬菜大棚,建设规范化田间道路8公里、排灌设施5公里,改造观光通道1.5公里。在S103入口处建设景观型入口广场。
(六)悦兴蔺稻园。
以东坡区悦兴镇金光村、东方红村为中心,辐射莲墩村、前锋村,尚义镇黄庙村、舒林村、熊公村、观音村等村,以“蔺草—晚稻”为主要栽培模式,建成集中成片蔺草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发展核心区5000亩、2013年发展到10000亩。开展田型调整1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9.5公里、排灌设施65公里,改造观光通道1.5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七)思蒙稻菜园。
以东坡区思蒙镇镇南村、宋堰村为中心,辐射沈店村、石沱村、泥河村、蒲坎村,松江镇龙堰村、光荣村、登云村、眉青村等村,以“稻(杂交水稻制种)—菜”轮作为主要栽培模式,建成集中成片加工蔬菜基地2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0000亩、2013年新发展10000亩。开展田型调整2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10.5公里、排灌设施69公里,改造观光通道2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八)西龙茶山。
以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为核心,辐射金花村、鹰台村、新农村、桂坪村、马槽寺村和罗波乡的西坝村,以国家项目扶持为支撑,引导农户或引进业主进行开发,建成30000亩茶山,其中:2012年改造发展1500亩、2013年改造发展1500亩。对茶园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推广无公害绿色优质绿茶生产技术;园区新建道路35公里,整治沟渠40公里、山坪塘20口,万沟河堤保坎2公里,新建蓄水池150口,改造提灌站20处,道路绿化33公里,建设集采茶、观光、品茶、娱乐、餐饮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庄3处。改造观光通道10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九)兰沟草莓园。
以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为核心,建成兰沟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园5000亩。2012年新推广发展优质蜂蜜草莓500亩,优质葡萄300亩。建设高标准的大棚、喷滴灌设施、品种组培室等现代农业设施,示范推广展示现代设施农业。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道路6公里,新建蓄水池5口、沟渠3公里。新建生态休闲农庄2处,将园区打造成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园,同青神竹编产业园、青神江湾神木园一起组成具有较高观光价值的观光带。改造观光道路5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十)汉阳橘园。
以青神县汉阳镇新路村为核心区,辐射上游村、小三峡村,建成成片集中晚熟柑橘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500亩、2013年新发展1500亩。在园区实施果园标准化改造3000亩,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留树保鲜技术;新建、改造道路15公里,整治山坪塘10口、蓄水池50口、田间沟渠8公里,改造提灌站7处。围绕采摘、山地骑游等运动休闲旅游活动,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2处。改造观光通道5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
(十一)白果桔乡。
以青神县白果乡甘家沟村为核心,辐射坛罐窑村、白云村,建成青神县甘家沟延迟采收示范园30000亩。2012年新推广椪柑增糖降酸留树保鲜面积5000亩、2013年新推广椪柑增糖降酸留树保鲜面积10000亩。在园区新建标准果园1000亩,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0000亩;新建硬化道路4公里;整治沟渠4公里,山坪塘3口,新建蓄水池55口,改造提灌站2处;新建生态休闲农庄5处,完成甘家沟入口的改造,改造观光通道5公里,建设景观型标志物,将园区打造成AA级景区。
二、“五彩田园”板块
(一)黑龙滩园艺走廊。
以仁寿县黑龙滩镇柳兴社区、大坝社区,清水镇石鼓村、白花村、金白村为中心,辐射金山、十一、鱼塘、南桥等村,建成眉州红脐、清见、花卉园林集中成片基地30000亩,建成成黑快速通道和环湖西路花卉园林大道30公里。其中:2012年新发展水果 3000 亩、花卉园林1200 亩;2013年新发展水果3000 亩、花卉园林1200亩;2014年新发展水果2000 亩、花卉园林1300 亩;2015年新发展水果2000 亩、花卉园林1300亩。在园区实施果园标准化改造5000亩,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留树保鲜技术;建设花卉苗木基地10000亩,其中新建4800亩。园区新建、改造道路10 公里,田间沟渠 10公里。围绕观光体验和黑龙滩风情旅游,建设特色农家乐和观光景点100 处。改造观光通道5 公里。在百花村与G213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二)文宫枇杷园。
以仁寿县文宫镇太清村为核心,辐射花碑、桂弯、高桥等村和大化、古佛、鳌陵、高家、板燕等乡镇,建成集中成片枇杷生产基地10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0000亩、2013年新发展10000亩、2014年新发展10000亩、2015年新发展10000亩。在园区实施果园标准化改造10000亩,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40公里、排灌设施50公里。围绕采摘、休闲,建设生态休闲农庄150处。改造观光通道20公里。在太清村与G213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三)仁寿桃花岭。
以仁寿县文宫镇石加村为核心,辐射文宫、古佛、鳌陵、高家、中岗等乡镇,建成集中成片优质桃生产基地 20000亩,打造桃花观光带,其中:2012年新发展 8000亩、2013年新发展 7000亩。在园区实施果园标准化改造5000亩,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10 公里、排灌设施10公里。结合桃花观光,发展生态休闲农家乐50 家。改造观光通道 5公里。在石加村与G213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四)珠嘉粮菜园。
以仁寿县珠嘉乡踏水村、国和村为中心,辐射笔水、金光、棚村、园山、苗元等村,建成集中成片现代粮经(蔬菜)复合型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000亩、2013年新发展2000亩、2014年新发展2000亩、2015年新发展2000亩。全面推广现代农业标准化栽培技术,2016年建成集中成片粮、菜基地10000亩以上。开展田型调整5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30公里、排灌设施35公里,新建及整治蓄水池100口,整治山坪塘15座;在仁寿县城G213旁设立标识牌,在踏水村S106仁简公路旁建设景观型入口广场。
(五)文林采摘园。
在仁寿县文林镇石莲村、学习村、叶桥村、忠实村、卫星村,利用南干渠内外的山地发展农业观光园5000 亩,其中:花椒采摘园800 亩、清见采摘园 500 亩、春见采摘园200 亩、桃园500亩、开心菜园200 亩。2012年新发展200亩、2013年新发展200亩、2014年新发展500 亩、2015年新发展1300 亩。2016年前建成占地1500亩以种植美国红叶为主的森林公园。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 5 公里、排灌设施 5 公里。围绕采摘、观光,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 100 处。改造观光通道5公里。在叶桥村与G213接口处,在卫星村与S106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
(六)曹家梨乡。
以仁寿县曹家乡梨树村为核心,辐射梨园、水星等村和兆加、合兴等乡镇,建成集中成片优质梨生产基地20000亩,其中:2012年改造2000亩、2013年改造4000亩、2014年改造6000亩、2015年改造8000亩。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5公里、排灌设施5公里。结合梨花观光,发展生态休闲农家乐 50家。改造观光通道 2公里。在钟祥镇古匠村与G213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
三、“绿海明珠”板块
(一)醉花溪·国际生态文明示范区。
以洪雅县花溪镇唐坝村为核心,辐射黄龙、郭沟、鲜沟、余沟、孔坝和兴胜等6个行政村,建成集“旅游、休闲、娱乐、创意、蔬菜展示”为一体的开心农场蔬菜园2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500亩、2013年新发展500亩、2014年新发展500亩、2015年新发展500亩。开展田型调整2000亩,建设观光道路10公里,生产便道22公里,排灌沟渠15公里;新建温室大棚10个,展示水果黄瓜、樱桃番茄、长柄葫芦、七彩甜椒、紫色蔬菜等观赏品种。围绕采摘、观光,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3处。在唐坝村与洪瓦路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二)东岳牧场。
以洪雅县东岳镇千秋村为核心,辐射团结村、东岳村和槽渔滩镇,建成集中成片牧草种植区2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000亩、2013年新发展2000亩、2014年新发展2000亩、2015年新发展2000亩。开展田型调整5000亩,建设观光道路20公里,生产便道25公里,排灌沟渠22公里;修建大型沼液储存池4个,安装沼液输送管道1公里;建立牧草专业合作社4个。围绕观光体验,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2处。在东岳村与乐雅高速路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三)青杠茶坪。
以洪雅县止戈镇青杠坪村、阳坪村为中心,辐射五龙、牟山、莲花等村和将军乡,建成集中成片茶叶生产基地3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000亩、2013年新发展2000亩、2014年新发展2000亩、2015年新发展2000亩。在茶园间种银杏、桂花、紫荆、香樟、桢楠、樱花10000亩。在园区新建排水沟20公里、蓄粪池10个、山坪塘2口、茶区道路25公里,硬化道路12公里,工作便道30公里。茶园机采、机修率达到10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100%。建设集采茶、制茶、品茶、观光、娱乐、餐饮等休闲为一体的观光生态农庄5处,休闲茶文化廊亭5个。依托洪雅尚林生物有限公司建成集茶叶销售、茶文化于一体的茶博园。在青杠坪村与乐雅高速路接口处建立景观型入口广场,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
(四)中山十里茶廊。
以洪雅县中山乡前锋村、金花村为中心,辐射洪川镇共同、葛树坪等村,建成集中成片茶叶生产基地25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000亩、2013年新发展2000亩、2014年新发展2000亩、2015年新发展2000亩。在园区新植特色稀有茶树安吉白茶、黄金芽、川农黄芽早等品种5000亩,建成绿色食品茶叶基地20000亩,有机茶基地5000亩。在园区新建排水沟20公里、蓄粪池12个、山坪塘3口、茶区机耕道12公里,硬化道路6.2公里,工作便道9公里;改造观光道10公里,新植行道树10公里,修建休闲茶文化廊亭2个。在洪雅城区中山乡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洪中路前锋村入口处建立景观型入口广场。
(五)福宝茶园。
以洪雅县余坪镇福宝、桐梓村为中心,辐射回龙、大桥村,建成集中成片茶叶生产基地2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500亩、2013年新发展2500亩、2014年新发展2500亩、2015年新发展2500亩。茶园间种银杏、桂花10000亩,整体建成为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在园区新建排水沟14公里、蓄粪池7个、山坪塘2口、茶区机耕道8公里,硬化道路12公里,工作便道16公里,茶区观光道12公里。围绕观光体验,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2处。在S106与S305公路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在福宝村与S305公路接口处,建立景观型入口广场。
(六)仁美桑园。
以丹棱县仁美镇小桥村、雄义村、罗沟村为核心,建成生态蚕桑基地15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500亩、2013年新发展1500亩、2014年新发展1500亩、2015年新发展1500亩。在园区开展桑园标准化改造5000亩,建设蚕桑种苗基地300亩;在园区新建排水沟5.2公里、蓄粪池35个,整治山坪塘2口,修建工作便道23.8公里,观光道4.2公里。建设蚕桑主体公园、蚕桑博览馆和以游客体验、参与为主的蚕桑特色体验馆,开发桑叶茶和果桑酒等新产品。围绕观光体验,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12处。在小桥村与S106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七)丹棱葡萄园。
以丹棱县丹棱镇青龙村、群力村为中心,辐射双桥镇、仁美镇、杨场镇,建成集中成片葡萄生产基地3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2000亩、2013年新发展2000亩、2014年新发展2000亩、2015年新发展2000亩。采用避雨棚、反光膜、滴灌栽培模式,推广绿色防控措施,发展现代设施农业4000亩。开展田型调整2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60公里、排灌设施15公里。结合葡萄采摘、观光休闲等,发展特色农家乐6个。改造观光通道5公里。在园区醒目处,建设景观型标志物。在狮子村与S106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
(八)梅湾桔园。
以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为核心,辐射龙滩、板桥、狮子等村和丹棱镇,建成沿S106集中成片柑桔种植基地60000亩,其中:2012年高换新品种2000亩、2013年高换新品种2000亩、2014年高换新品种2000亩、2015年高换新品种2000亩。在园区开展标准化果园改造20000亩;建田间便民道100公里,排灌沟渠32公里,建水果冷藏库10座、6000立方米;全面推广绿色防控病虫综防措施,发展留树保鲜30000亩,以脐橙薄膜覆盖留树保鲜为主的设施农业12000亩。围绕观光体验,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和生态休闲农庄10处。改造观光通道8.3公里。在板桥村与S106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九)广济桃花山。
以东坡区广济乡鸭池村为中心,辐射斯营村、五一村、卫星村、济光村等村,建成集中成片优质桃、李、枇杷、橙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新建和改造6000亩、2013年新建和改造1000亩、2014年新建和改造1000亩、2015年新建和改造2000亩。在园区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25公里、排灌设施15公里。结合桃花观光,发展生态休闲农家乐30家。改造观光通道2公里。在三苏乡明光村与S106接口处,进一步完善景区入口标识。
(十)三苏蔬菜园。
以东坡区三苏乡明光村、胜龙村为中心,辐射望苏村、文星村、胜光村、东馆村,广济乡斯营村,万胜镇众家村、建新村等村,以“稻(杂交水稻制种)—菜”轮作为主要栽培模式,建成集中连片优质蔬菜基地15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0000亩、2013年新发展2000亩、2014年新发展2000亩、2015年新发展1000亩。开展田型调整2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20公里、排灌设施70公里。改造观光通道3公里。在明光村与S106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
(十一)白马橙园。
以东坡区白马镇龚村、兴隆村、云盘村、铁炉村为中心,辐射秦家、三苏、万胜等乡镇,建成集中成片优质柑桔生产基地30000亩,其中:2012年新建和改造15000亩、2013年新建和改造5000亩、2014年新建和改造5000亩、2015年新建和改造5000亩。在园区实施果园标准化种植,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留树保鲜技术;新建、改造道路16公里,整治山坪塘5口、蓄水池20口、田间沟渠32公里。围绕观光体验,打造好龚村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乡村酒店和特色农家乐4家。改造观光通道1.9公里。在龚村与S106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十二)龙正现代农业园。
以仁寿县龙正镇花龙村、大铧村为中心,辐射全兴、东方红等村,建成集中成片鲜销蔬菜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500亩、2013年新发展500亩、2014年新发展200亩、2015年新发展300亩。2016年建成集中成片蔬菜基地10000亩以上。开展田型调整3000亩,建设规范化的田间道路20公里、排灌设施25公里,改造观光通道10公里。在华清路与S106接口处,设立形象大气的园区标识牌。
(十三)富家蜜柚园。
以仁寿县富家镇金钟村为中心,辐射音堂、民主、合作等村,建成集中成片红肉蜜柚基地10000亩,其中:2012年新发展1600 亩、2013年新发展 2200 亩、2014年新发展3000 亩、2015年新发展3200亩。建成蜜柚母本园100亩、苗木繁育基地20亩。在园区新建、改造道路10公里,田间沟渠10公里。围绕观光体验,建设特色农家乐和观光景点50处。改造观光通道5公里。在金钟村与S106接口处,建设形象大气的景观型入口广场。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