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提案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5-07-18 11:35   市农业农村局 审核人:
[字号: ]

释果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眉山市农旅协会,促进农旅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第106号提案)收悉,感谢委员长期以来对眉山市农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农旅产业发展现状

眉山市农业和旅游资源丰富,农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依托农业特色产业资源禀赋,结合乡村旅游示范片建设、乡村振兴、农业园区打造等,发展布局打造传统农耕体验、康养休闲、研学教育等,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积极开展品牌创建。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和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丹棱县和青神县。

(二)积极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景点。依托现有景点,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景点。东坡区大力打造永丰“天府粮仓”丰收里观光农业基地,永丰村成功纳入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洪雅县积极发展茶旅融合,打造茶旅融合产业基地,建成美墅聚集区、游客中心、茶宴餐厅、天洪茶铺、生命艺术馆、两山养研中心和茶园研学基地等配套服务设施,推出采茶、制茶、品茶、观光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沉浸式体验业态。丹棱县以全国唯一农产品品牌IP“桔香稻米”为产业基础,畅通县内生态农业大循环,促进县域农产跨界带动双循环,并通过文创赋能、研学活动加持及强有力的运营管理体系,打造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主题IP现代农业体验园区。青神县利用“萤火虫”优质独特的生态资源,找准保护与开发平衡点,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拓展,打造独具特色的“萤光经济”,以萤火虫为主题,培育“竹里萤光”文旅IP,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文旅品牌,增强消费者信任度和黏性。

(三)创新方式促进旅游营销。一是创新文旅参与性活动。丹棱县依托唢呐、迎亲、牛儿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举办唢呐演奏教学、迎亲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其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中秋”“端午”“重阳”等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活化乡村文化。二是结合花开、果熟等时间节点,陆续开展东坡区首届樱桃采摘季,彭山区“万亩香橘海甜蜜新黄丰”庆丰收狂欢嘉年华系列活动,仁寿县青岗和青神竹里稻香菜花赏花活动,洪雅县茶旅踏春季活动、瓦屋山珙桐杜鹃赏花活动,丹棱县“丹棱游春倾橙时光”春游系列活动、汉服赏花游村活动等,以节会友、以节带动,休闲农业节庆活动吸引力不断增强。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各区县稳抓网络直播带货的契机,利用拼多多、淘宝、京东、“乡村优品上头条”等各大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推荐、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影响力。充分利用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优势,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全媒体旅游宣传平台,积极推荐眉山特色文化、文旅品牌、精品线路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品牌,淡旺季明显。存在乡村旅游核心景观打造以观光游览为主,文化创意不够,个性化特色不突出,品牌效应不强,经营模式雷同,缺乏多样性、体验性乡村旅游项目,游客更多停留在“一日游”阶段。

二是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明显。由于缺乏休闲农业用地专项支持政策等因素,导致用地较困难。

三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薄弱。大部分乡村旅游点的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仅解决了“有”的问题,离“好”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高品质的餐饮、住宿、体验项目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度假、康养、研学等新兴市场需求。

四是各层次乡村旅游人才短缺。受乡村空心化、老龄化影响,乡村旅游既缺少有一定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的带头人,也缺少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一线工作人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康养、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构建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指导,支持成立农旅协会。支持有乡村旅游基础的行政村(社区)或企业、业主等筹备组建农旅协会,健全行业协会组织,促进农旅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支持农旅协会组织开展培训研讨、参观考察等活动,培育一批农旅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创建品牌,提升文旅市场知名度。继续做好国、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品牌创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精准度;加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推广力度,做靓眉山乡村旅游精品品牌;积极整合全市农旅资源,打造具有眉山特色的农旅品牌,提高眉山文旅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整合项目,建设多元投入体系。借鉴外地休闲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建立健全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梳理整合、统筹安排所有支农项目,集中财力,集中资源办大事。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开发休闲旅游农业,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

(四)延伸链条,丰富乡村旅游活动。因地制宜,把创意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统一,与农业生态建设协同推进,培育一批吸引眼球的创意农业景观,打造更多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样板,丰富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9日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