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提案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5-07-14 17:18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审核人:
[字号: ]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答复的函


唐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好高技能人才“引育用留”组合拳,助推专精特新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1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概述

截至 2025年6月,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3.8万人,占就业人数比例23.4%;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4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22.7%;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成立省级技师学院集团1个。全市技能人才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本配套、培养体系基本完善。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施政策引领。一是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局会同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出台《眉山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推出10个方面共24项政策措施,其中创新政策措施6项,预计实施奖励补贴近1000万元,突出服务保障“1+3”主导产业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和结构优化提升。二是出台《眉山市关于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通知》,调整提高了眉山市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培训每课时补贴金额由原来的8-13元左右调整到12-19元左右,涨幅超过30%,激发参训人员、培训机构和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二)落实奖补政策。一是鼓励企业支持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鉴定,单户企业年度内新取得高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含技能等级提升)员工总数达到30—49人的,奖励企业10万元;达到50—99人的,奖励20万元;达到100人及以上的,奖励50万元。二是持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培训。企业职工参加学徒培训合格并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4000元-6000元/人·年的培训补贴。三是鼓励市内外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输送毕业生到“1+3”主导产业企业就业,与用工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稳定就业1年及以上的,给予学校2000元/人奖励,给予毕业生24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四是大力推进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对生产制造类职业(工种)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5000元/人、6000元/人培训补贴;对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其他职业(工种)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3000元/人、4000元/人的培训补贴。“1+3”主导产业企业员工参加技能鉴定并取得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20000元/人、10000元/人、5000元/人、3000元/人、20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五是支持制造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对取得首席技师、特级技师技能等级证书并被企业聘任到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按照2万元/人·年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连续发放3年。

(三)优化技能培训。按照省人社局统一部署,为突出年度培训计划指挥棒作用,联动培训质效综合评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产业发展,实现促进就业创业目标,我市年度培训计划编制采取省市区三级自下而上申报、各级统筹平衡、上下联动确定的方式开展。重点围绕中心工作、重点群体、优势产业、地方特色开展年度培训工作。2024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1.18万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780万元。

(四)获批中央示范项目。我市申报的2025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于3月10日正式获批,今年全国共推荐33个市州,经过竞争性评审确定20个市州纳入实施范围,我市是四川省本次申报中唯一入选城市。项目实施周期两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亿元,省级财政支持4000万元。项目拟重点打造“四大工程”。一是实施“技兴眉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实现培训环境优化、培训模式创新、培训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切实保障主导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完善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6万人。二是实施“才聚眉州”就业促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人才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为眉山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引育高技能人才0.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6.3万人。三是实施“暖心眉州”精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就业服务更加规范便捷、就业服务队伍更加精锐、就业服务能力越级升华,切实兜牢兜实重点群体就业。改造升级就业服务站200个以上,全市服务站(点)达到626个,建设“眉好就业”公共就业驿站不少于14个。四是实施“数智眉州”就业数智化平台建设工程。打造“社区+校区+园区智服云”就业示范平台,开发大数据驾驶舱,建设完善“眉好就业”零工服务平台,用AI赋能数智化就业,推动就业创业业务“受理快捷、经办到位、审核全面、资金安全”,为群众提供便捷化服务。实现就业经办系统服务量25万人次,打造10万人规模的人才画像。

(五)优化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城市形象提升专项规划,推动文旅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策划“东坡故里·智造新城”系列宣传活动,在主流媒体和行业展会宣传,提升眉山在制造业领域知名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优化交通、完善绿化,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会同相关部门精简审批流程,压缩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时间,推行便民服务模式;出台制造业专项扶持政策,给予企业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降低企业成本,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新建、改扩建学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建设多元化住房供给体系,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六)深化产教融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中共眉山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在眉高校毕业生留眉工作支持政策,支持在眉高校优化专业设置,组建主导产业产教联合体,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建立起教育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围绕"1+3"主导产业,组建4个产业学院,开设41个订单班,自2022年9月以来招生超6000人;二是成功创建新能源新材料市域产教联合体(省级),拥有实训及人才培训基地20个;三是建成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采用"成都研发小试+眉山中试产业化"模式,已吸引13个产业项目入驻(含4个院士领衔项目),7家单位签订首批入驻协议,9家单位签署中试产业联盟倡议,着力打造西部特色科技创新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高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施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构建多元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加大对制造业、数字经济、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培训。

(二)稳步推进实施示范项目。推动完善市级层面建立市长任组长的协调推进机制。按照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的要求,细化目标分解,量化时限任务,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强化绩效管理,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三)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及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的深度融合,引导形成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良性生态,落实奖补措施。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2日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