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眉山市委,窦树林、孙德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抓住“以竹代塑”新契机推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筑牢“以竹代塑”,持续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9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眉山是四川竹资源分布和竹产业发展重点地区。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重要指示精神,抢抓“以竹代塑”发展机遇,推动竹产业建圈强链,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高质量发展竹产业写入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锚定发展目标,真抓实干,抓实抓细各项发展建设任务,竹产业实现量质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新造竹林面积3.85万亩,竹林保有面积达到110万亩,建成国家和省级竹产业园区2个、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1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13个,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127亿元(占全省1100亿元的11%)。
一、培育优质高效竹基地
一是扩大基地规模。以青神县瑞峰、白果、高台和洪雅中山、柳江、瓦屋山等竹区乡(镇)为重点,通过对现有竹林地改造提升和低产低效林地改培竹林,大力推广笋材两用丰产竹林。培育现代竹产业基地达75万亩以上,年产竹材达70万吨。二是促进提质增效。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采取更新造林、打蔸垒土、密度调整、平衡施肥等针对性措施,着力提高竹林质量和产量。推广种植“斑布1号”优良竹种1.5万亩,建设优质竹种园1个,实现竹材亩产4吨以上。三是推进配套建设。加快竹基地生产道路、灌溉等设施建设,引进研发推广竹林采伐、集材等机具设备,解决竹子“下山难”问题。按照“1万亩竹林1个初加工点”标准,布局竹材、竹笋初加工仓储点,提高竹基地综合效益。全市竹材就地加工转化率达70%。
二、提升竹精深加工能力
一是壮大竹浆纸产业。加快推进斑布二期和“以竹代塑”绿色新材料园区建设,开发纸浆模塑等“以竹代塑”新材料。发挥环龙新材料“链主”优势,力争引进竹浆纸产业“链下”生产企业2—3家,不断完善“全竹”产业链条,打造百万吨竹材全价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园。支持环龙新材料建立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促进竹林碳汇与制浆碳排放实现联动平衡。全市竹浆产能达到25万吨,年转化竹材100万吨。二是开发新型竹建材。利用现代竹人造板技术,推进洪雅竹钢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完善“结构用重组竹”标准,进一步拓展竹型材在竹建筑、竹结构、园林景观、交通设施及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打造一批“以竹代塑”“以竹代钢”绿色建筑项目案例。着力招引竹缠绕、竹集成材等新型竹建材项目,相关产业规模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三是创新竹工艺品生产。保护传承“青神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好竹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创新研发竹工艺文创产品、实用型文创产品和生活制品,探索更多“以竹代塑”应用新场景。推动建设青神县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打造“以竹代塑”基地竹日用品加工区,推动竹制品的工厂化及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三、促进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竹文旅项目。融入“以竹代塑”理念及竹文化元素,着力优化设计、完善设施,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竹林乡镇、竹林人家、竹主题公园、竹林景区(点)等竹林风景线项目,建成竹林大道22条、180余公里,竹类公园8个、6000余亩,打造青神国际竹艺城4A级景区,青神竹里巷子、竹里院子、竹里萤光等竹文旅项目作为乡村振兴典范在全国推广。二是开发“竹+”新业态。积极探索“竹+茶、菜、花、萤”等模式,大力开发竹旅游、竹自然教育、竹子研学、竹林康养、竹文创、竹博览等业态。青神县依托优越的竹林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萤火虫保护利用项目“竹里萤光”,建成全国首个自然科普、科学研究于一体的萤火虫主题艺术馆,打造了21公里竹林观萤大道和3处野外集中观萤点,年吸引游客16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近2亿元。
四、建设竹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强化品牌培育。完善竹产业有关标准体系和竹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增强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支持竹编工艺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跨界合作,提升竹文创产品价值。支持竹企业开展森林认证(FSC),促进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大“青神竹编”“斑布竹纸”“洪雅竹钢”品牌宣传营销力度,提高眉山竹产品市场地位和话语权。二是强化市场拓展。在全市规划设计、建筑装饰、公共设施等领域大力推广使用竹制品,推动竹制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项目,建设一批“以竹代塑”示范单位。持续办好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打造竹博会官方线上平台及竹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品牌营销体系,建设竹产品商贸专业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川货电商节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创新研发竹林精准培育技术,研发竹林经营机械化技术及其设备装备;着力研发竹浆造纸绿色生产技术、新型竹纤维、竹建材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加快推进竹家具、竹生活制品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强化与国际竹藤中心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依托竹产业博士工作站、斑布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竹钢设计研究院等创新研发平台,推动竹产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强化主体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以竹林定向培育、竹产品初加工、竹产品营销为特色的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重点培育青神“斑布”、洪雅“竹钢”等竹产业龙头企业,支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眉山市竹产业商会发展,加快形成生产合作、销售合作、信用合作的新型经营体系。五是强化政策扶持。将竹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激励奖补因素,整合相关涉农、涉林资金,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省级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县、现代竹产业基地等奖补政策,累计争取到位项目资金6000余万元。统筹相关项目资金,对竹基地建设按1500元/亩、竹区生产道路8万元/公里实施奖补。对符合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要求的竹质建材、竹家具、竹制品、竹纸等产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推动“以竹代塑”相关扶持政策落地落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以风险补偿金贷款、应急转贷、贷款贴息等政策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竹产业发展。
感谢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眉山市林业局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