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提案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对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第43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5-04-27 14:57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审核人:

九三学社眉山市委:

关于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数字赋能提升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第43号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赓即认真组织研究,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为纲领,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战略,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

一、近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推动跨部门协同与标准统一。一是夯实“一网通办”基础支撑。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一网通办”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2〕64号)要求,我局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65706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实现非涉密事项100%网上运行,目前材料减免率达40.54%,网上可办率97.04%,全程网办率95.47%,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标办理”服务格局。二是深化跨区域通办协同。围绕省委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及营商环境“降本增效”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成都都市圈建设,与成德资三市武侯、中江、安岳、新津等20余个县(区)签订跨区域政务服务合作协议,统一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标准,推动505项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有效打破地域分割壁垒。三是集成“一件事”改革。围绕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专窗+专区+专线”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打造15个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办理时限压缩86.2%、材料精简81.1%,累计办理量突破7.5万件,其中涉企服务1.1万件。

(二)深化数字服务应用创新。一是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围绕电子证照跨市真伪可核验、数据可共享、文件可调用,推进部门本地区电子证照生成、共享、应用,2024年,生成电子证照2.4万个,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158个高频电子证照,通过数据共享、在线核验等方式,在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申报材料、审核流程优化,并应用到医疗保障、人力资源、教育体育等23个服务领域。二是打造“掌上政务”服务品牌。完成“天府通办”眉山分站点—“眉事无忧”改版,整合接入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73个,推出老年人服务、中介服务等3个特色专区,接入生活服务、医疗就诊、旅游、文体等8个便民专题,实现35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在“天府市民云(眉山)站点”积极搭建“互联网+市民服务”典型应用,汇聚整合不同主题的便民应用,已上线“不动产登记主题服务”“公积金主题服务”“金熊猫卡”“同名查询”“成都地铁”“文化天府云”“电子社保卡”等65项,减少市民办事来回跑路。

(三)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与平台延伸。一是按照省政务中心工作要求,我局建成市本级协同开放平台,完成仁寿、彭山等区县系统对接,实现省平台能力下沉与本地系统互联互通。二是建设智慧政务服务矩阵,我局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永丰村便民服务站赋能,配置自助终端4台。在产业园区设立24小时服务区,配备智能终端设备6台,实现企业开办等72类事项“园区直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社区超市、银行网点等场所布设自助服务终端20余台。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够,缺乏顶层设计。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过去更多注重功能实现,云、网、数据、应用支撑、网站和移动端、安全、运营和运维等方面没有统一顶层设计规划,标准体系不尽相同,缺乏有效整体统筹和一体规划布局。

(二)数据底座缺乏,共享协同艰难。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缺少数据底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撑能力不足,在部门与部门间、部门与地方间系统对接上,缺乏标准化、便捷化的系统对接能力,尚不能为各地各部门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部门之间业务协同水平,系统联通不畅,部分国垂系统、省直系统的数据涉密或需上级部门授权开放,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三)公共支撑较弱,智慧程度较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公共支付、办件调度、用户管理等公共基础能力建设不完善,功能不够强大,对外赋能和支撑作用有限。同时,平台“智慧化”程度较低,智能问答、智能搜索、智能导办等智能化服务水平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全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工作会议指出,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依托数字政府项目,一次性建成全省统一数字政府底座,建设共性支撑平台和三级智慧协同平台,优化完善核心业务系统,打造“川易办”“川商通”“川政通”三大服务端和天府系列重点应用,重构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数字政府体系。我局将在省平台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自身实际叠加特色应用,打造天府系列特色地方品牌。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斌达到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调研指出,要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对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作出思考,构建智慧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我局将衔接《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主动对接四川省数字政府项目建设进度,依托全省统一的数字政府底座,推动数据按需汇聚和跨部门、跨层级共享。紧密结合眉山市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社会治理等实际需求,探索市、县两级特色应用场景,实现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创新智慧监管与服务模式。结合数字政府项目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建设“服务监管”应用场景。一是聚焦审批服务效能监管,开发“审批效能监管系统”,实时监控事项办理时效、办理进度等,自动生成红黄牌预警,打造可视化监管平台,实现审批服务效能透明化、异常处置精准化、决策分析数据化。二是聚焦政务大厅运行监管,建设“政务大厅智能监管系统”,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窗口服务行为智能解析算法、大厅人流量动态监测模型、异常事件自动预警机制等)对窗口服务质效、群众排队时长、设备运行状态等场景进行动态监测,有效保障政务大厅正常运行。

(三)推进AI技术赋能服务升级。我局将与电信公司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的落地应用进行合作。一是加强12345热线智慧分析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客服体系,进一步提升社情民意动态感知、监测预警和辅助决策能力。二是迭代升级“眉事无忧”掌上服务平台,嵌入智能导办、语音搜索等AI功能模块。三是探索7×24小时智能预审、材料核验等标准化智能系统,压缩审批时限。

(四)巩固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围绕全市“1+3”主导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急难愁盼,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推动市本级“锂电、光伏、化工新材料、预制菜生产”等6个具有眉山原创特色“一件事”服务。指导区县运用“一件事”思维,全面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经营”等7个基层原创“一件事”。

(五)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集中发布“眉山市惠企政策事项清单”,会同政策执行部门逐条编制申兑指南。依托正在开发的全省“天府易享”平台,智能匹配推送政策。充实政务服务大厅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功能,“集中受理、分类转办、统一反馈”,提供申报受理、进度查询服务,实现60%以上惠企事项免申即享、快申快享。

附件: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5年4月17日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