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黄劲松、黄琪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产业,支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做强科技服务”的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引导。2023年全市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5项,资金2800余万元,阿格瑞新材料成功获得760万元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3项重点科技成果获得全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达到243家。二是加大创新平台培育。近两年争取中央在川高校院所“聚源兴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褐铁型红土镍矿加压浸出新技术”等4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4.6亿元,增长180%。研究制定《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科技赋能计划(2023年—2024年)》,2023年“天府科创贷”落地1.7亿元组建科创股权投资基金。金象赛瑞成功创建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万邦胜辉、合佳科技、环天智慧等10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新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累计培育市级及以上平台200余个。三是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组建成眉校地平台合作创新联盟。成德眉资共同编制《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方案》,对创新点位进行规划布局。2023年全市R&D投入达到22.2亿元,投入强度为1.36%,投入总量增速和强度增速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1。
(二)存在的问题。科技服务支撑不强,万华、金象等龙头企业建立的科研平台“共建共享、共享共用”机制不完善,科创平台利用率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做大做优四川国望、德恩云、格林泰科等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加大中小微科技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升规入统。引导万华化学、杉杉新材料、万邦胜辉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壮大科技服务业主体规模。推进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等研发及中试平台建设。积极支持西部药谷孵化器公司等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科技创新等增值服务,实现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早日入规入统。
二、关于“做优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发展科技金融。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指导企业优选基金管理人,做大做强产业引导基金,先后组建眉山创新产业发展基金、眉山天府新区环天工业产业股权投资中心等12支基金、总规模427.85亿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35.3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党建增信”“红色创业贷”“红色动力贷”“眉州质量贷”“惠税贷”等特色金融产品60余项,率先在全国创新推出“税电贷”,以税授信、以电提额。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坚持“跑部进京到省”,积极对接证监、人行和证券交易所等单位,打通债券审批关键环节。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推动全国首单“地方增信产业债”、全省首单“科创中票”落地眉山。2023年以来,累计发行债券16笔、金额121.8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存在的问题。金融供需矛盾突出,传统制造业因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等原因“自限性”高、融资承载能力较低。银行机构创新动力不足,信贷政策设置获贷门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引导企业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自身融资功能。积极引导租赁公司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租赁产品和服务,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作用。
三、关于“做大现代物流”的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全市货运物流企业约718家,货运车辆共有14331台。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4家,年业务收入超五千万元的企业有4家,超过亿元企业有2家。二是完善物流基础配套。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基本成形,初步建成“区(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和农村电商网络体系,同城快递24小时投递率达100%,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100%,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70%以上,基本保证农商互联渠道畅通。三是开展专业物流服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较好,全市冷链静态库库容量约18万吨,居于四川省第2位。目前,全市蔬菜、水果、茶叶的产后低温处理率分别为63%、72%、58%。四是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成立眉山国际铁路港推进工作专班,2023年开行国际班列106列,联通境外节点10个,联通经中亚、中俄、东向等7条通道辐射23个境外节点。建成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保税仓正式开仓运营,天府国际物流城、苏宁西南地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成投用,丰树物流项目完成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大型货运枢纽不足,基础设施未形成规模。货运主要依赖公路,车辆保有量100台以上货运企业35家,仅占4.9%。铁路运输仅占6.9%,班列开行重国际轻国内,难以满足万华、杉杉、天华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内适铁运输货运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以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和成都都市圈“南向枢纽、北向节点”为目标,全面推进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完成眉山站站内扩能改造、智慧陆港一站式服务中心项目,全面推进眉山东坡铁路物流园建设,2024年开行班列130列以上。出台全市物流降本增效方案,积极争取铁路量价挂钩优惠运价政策,逐年提升铁路货运占比。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扩大物流外包、升级物流设施等方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高效益经营保税仓,实现保税仓满仓运营。积极争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提升城市地位和物流能级。
四、关于“做实人才招引”的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聘用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展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的活动时,用“双创”政策,可到企业兼职创新,兼职创新人员继续享有参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各方面权利,工资、社会保险等各项福利待遇不受影响。二是深入实施创业扶持。积极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发放创业补贴147万元,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9亿元。全市正常运行的创业孵化基地达14家(其中省级2家),累计孵化创业实体(项目)1225个。三是开展柔性引才活动。连续七年开展四川省专家服务团智力服务基层活动,2023年省市联动柔性引进全省16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32名高级专家,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为18家在眉企业提出的26个项目提供智力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做实人才招引,调整职业培训管理办法,增加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占比。持续做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工作、专家人才选拔推荐工作。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做好市属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普适性人才和考核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工作。
眉山市商务局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