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赵锐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提升休闲消费的建议》(第162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认真研究提案事项,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眉山文旅系统锚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端文旅目的地”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入川莅眉重要指示精神,加大文化传承保护力度,聚焦优质文旅资源,成像新业态新产品,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潜能,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品牌体系,扩大眉山文旅影响
我局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实施《眉山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文旅品牌体系:一是区域发展品牌。提高文旅综合发展水平,洪雅县、东坡区先后成功命名天府旅游名县,东坡、洪雅、青神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老峨山景区、彭祖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蟆颐山景区、茶客空间景区、茶灵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旅游景区增加至34家。二是业态融合品牌。实施“旅游+”战略,“东坡醉月地”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传承弘扬三苏文化打造“东坡醉月地”文旅品牌获评2022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中医药健康旅游—彭祖国际养老养生文化城、工业旅游—千禾味道馆、体育旅游—玉屏山分别成功创建省级业态融合示范基地。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评选为天府旅游名村,尚义镇龚村等5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三是文旅产品品牌。深入挖掘眉山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聚焦市场需求,推出三苏文创、彭祖祖、大雅堂、青神竹编等系列文创产品106套(件)和东坡泡菜、仁寿芝麻糕、洪雅幺麻子等系列非遗旅游商品40余种,涵盖工艺美术品、纪念品、家居日用品、食品饮料、文具玩具、服装服饰等10余个品类,深受游客欢迎,荣获国、省旅游商品大赛多个奖项,年销售额近亿元。中国泡菜博物馆的食遇东坡—土陶熊猫系列荣获“天府旅游名品”,洪雅县六七山居评为天府旅游名宿,三苏祠博物馆讲解员徐丽评为天府旅游名导。
另外,我局通过创新开展精品线路旅行直播、打造网红打卡地等手段,重点做好节会活动营销、旅游线路营销和国内客源地营销,不断扩大眉山文旅品牌影响力。今年策划推出“缅怀三苏·遗址遗迹”“竹编泡菜·非遗研学”等特色文旅线路45条、“眉山宝藏赏春地”点位36个,吸引重庆、成都、乐山等周边市州游客入眉踏青赏春。先后参加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四川省第十四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全国全省大型展会,央视、川台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专题报道眉山文旅30余次,各类重要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推广稿件528条。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再创佳绩,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2.65%,门票收入371.13万元,同比增长63.72%。
二、促进业态融合,打造文旅项目载体
全市文旅系统积极融入长江文化公园、巴蜀文旅走廊建设,不断强化项目引领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打造文旅融合载体:一是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载体。推进三苏祠内部功能提升和外部空间拓展,实施古建筑维修、馆藏文物保护、三苏藏品征集、展陈改造提升,积极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编制《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启动“全国三苏文物主题游径眉山示范带”规划建设。推进三苏祠纱縠行等6大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实施眉州武庙加固等项目30个,建成省市级乡村史馆示范项目17个,争取三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二是打造文旅融合发展载体。编制《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整合三苏祠、东坡岛、蟆颐山等文旅资源,对片区进行文态塑造、业态提升、形态改造、生态优化,加快推进“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格局发展。加强三苏文化、长寿文化、竹编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规划建设岷江历史文化博物馆(眉山市博物馆)、市美术馆新馆(东坡书画院)。加快推进眉州古城墙遗址公园、东坡步道等重点项目,恢复一批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旅游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知名人文旅游胜地。三是打造文旅消费场景。加快维亚康姆国际文创基地、青神竹艺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等18个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江口沉银博物馆、柳江古镇乡贤文化街区等6个项目入选全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十四五”期间年均投资近百亿元。充分发挥“东坡醉月地”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示范效应,围绕东坡文化研学、彭山彭祖养生、仁寿龙滩度假、洪雅避暑休闲、丹棱乡村体验、青神赏竹观萤等主题,培育东坡美食、文创演艺、夜间经济业态,先后建成投运彭山万家水辗、仁寿天府长平水街、丹棱幸福岭生态民宿聚落等6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带动消费增长超亿元。
三、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发展保障体系
通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统筹各级政策实施,文化和旅游厅专门印发了《支持眉山市文旅发展协调联络机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信息沟通制度、走访联系机制、会商联系制度,确定了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品牌创建、文旅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4个方面共15个具体联络支持内容。一是强化政策支撑。深入开展市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专项调研,制定《关于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市属国有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化文化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产业用地、财税支持、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支持。整合市级文化和旅游发展、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总额1亿元的东坡文化传承弘扬发展专项资金。二是培育文旅市场主体。开展“万名干部上门、万户企业暖心”走访行动,组织召开全市文旅行业助企纾困座谈会,完善助企纾困措施。与市金融工作局、人行市支行共同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建立完善全市重点旅游企业(项目)“一产一单”融资需求库,对45家重点文旅企业开展融资跟踪服务,发布18个融资需求200亿元以上,完成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共计263万元。三是实施眉州文艺名家培育计划。目前已完成第二批眉州文艺名家“1+9”培育活动,挂牌7个“文艺名家乡村工作室”。邀请省内外专家6人次莅眉辅导,举办23场次年度培育活动,在眉山日报专栏宣传“眉州文艺名家”和老艺术家16人,已培育省级乡村文旅能人53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牢记嘱托,扛牢使命。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锚定“一心三地”目标,统筹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活化、教育传承、转化利用,加快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加快推进三苏祠片区改造提升、国家一级博物馆申创、全国三苏文物主题游径眉山示范带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等重点工作,全力争取三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
(二)文旅融合,重塑品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为战略牵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完成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规划并启动一期建设,全力推动仁寿县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柳江玉屏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统筹推出“东坡足迹行”“遇见永丰村”等文旅精品路线,塑造“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三)恢复发展,提振消费。抢抓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重大机遇,聚焦“聚集人气、引入客流”,广泛动员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通过强化宣传营销推广、举办系列文旅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培育文旅消费场景等方式,不断激发文旅消费热情。积极包装招引文旅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江口沉银博物馆、维亚康姆、洪雅明月川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拼出文旅经济活力,全面提升文旅服务业发展水平。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