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啸、周振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天府粮仓,提高种粮积极性的建议》(第4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大力推广粮经轮作,积极探索品牌经营
近年来,眉山探索了一条粮经轮作的路子,主要是推行稻菜、稻药(川芎、泽泻等中药材)、稻菜菜、稻菜药轮作,亩均可增收 1000—3800元,实现了“既打谷子、又挣票子”。目前,该模式在全市推广了 38.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 26%。此外,眉山在品牌经营上也做了积极探索。洪雅县骑龙种养合作社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程按绿色食品标准种植,培育的“骑龙大米”每斤售价 10—12 元,每亩收入超过 4000元。当前,眉山正聚力打造“东坡大米”品牌,通过优选优种、精深加工、营销宣传,让好米卖出好价钱。去年,永丰村就已率先尝到了甜头,大米每斤卖到 9.9 元。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是培育粮食类农民合作社。全市培育农民合作社累计达3528个,入社成员18.5万个,累计创建评定国、省、市、县级示范社633个。其中粮食类合作社2019年100个、2020年93个、2021年102个,占比分别为2.99%、2.72%、2.94%,统计粮食生产面积(含合作社成员)分别为20.73万亩、21.03万亩、21.16万亩。二是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2022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3287个,从业人数5.32万人,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面积471.5万亩次,带动小农65万户对接现代农业,占比80%以上,其中完成粮食生产托管面积达277.9万亩次。包含耕环节70.5万亩次、种环节66.7万亩次、防环节39万亩次、收环节101.7万亩次。支持引导农户或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农机装备,提升服务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223.6万千瓦,拥有拖拉机6013台,耕整地机械54838台,水稻插秧机391台,谷物联合收获机1006台,谷物烘干机482台,植保无人机103台。三是培育家庭农场。2019年以来,眉山市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6926万元,培育现代农户家庭农场815个。2019-2022年,累计创建家庭农场示范场2077个,其中,县级示范场1359个、市级示范场590个、省级示范场128个,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把家庭农场培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训、“眉州田园名星”培育结合起来。2020-2022年,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989万元,培育高素质农民2832名。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150名“眉州田园名星”培育对象到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学习现代农业前沿技术模式、管理理念,选送12典型代表赴台湾考察现代农业发展。从中涌现出25名优秀带头人获得了市政府授予的“眉州田园名星”称号。四是优化农机服务。全市农机总动力225.4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为保障作业季农机供给,强化农机化生产调度,各地积极组织好机具保障供给、机手技术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对接,提前发布水稻、小麦跨区作业需求信息,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热线,发放跨区作业证,引导机具优质、高效、安全作业。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建成8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68个,农机服务组织2284个。
三、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种粮补贴。全市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和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等国省惠农补贴政策。在支持间作套种、粮经统筹上精准发力,按照“一地一策”原则精准制定政策、发放补贴,激发农户、业主、企业等各方发展动能,切实调动种粮积极性。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奖补资金1000万元,对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给予专项奖补,开展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设置48个奖项,单项最高奖励1.5万元;天府新区及六县(区)出台粮食扩种激励奖补政策7个,对低效经果林腾退种粮每亩补贴1000-5000元,对种粮大户、果园间套种粮每亩补贴60-300元。二是农机补贴。2022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3.45万元,受益户数2114户,带动农民投入2370余万元,新增补贴机具3017台(套)。目前,我市无针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地方性补贴,但各区县积极通过各类项目对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仁寿县2022年、2023累计投入2233万元用于补贴村集体组织购置397台农业机械。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眉山市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重点围绕“一核三带十片”示范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东坡区沿成乐高速,接续岷江现代农业园区,改造提升10万亩高标准农田,跨江东进沿永寿、复兴一带建设5万亩高标准农田。仁寿县重点建设珠嘉青岗方家等4个示范片,新建10万亩高标准农田。统筹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突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逐步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真正实现“旱涝保收、能排能灌”。依托自主发射的“天府星座”遥感卫星,建立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打造“空、天、地、网”立体监测监控模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管“保险试点”,东坡区率先对永丰村3538亩高标准农田提供“工程质量+灾毁损失+管护服务”的保险服务。积极推行“财政预算、拨改投、低价有偿使用”模式,2023年区县财政落实管护资金310万元,洪雅县中保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20元/亩的费用收取流转业主有偿使用费,专款用于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日常维护。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障。探索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出台粮食生产贷款贴息政策,推行流转合同、农业机具等抵押担保,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提高保险保额和理赔效率,缓解生产经营压力。
二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眉山在全省率先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 分平坝、丘区、山区三个类别,细化资金投入和建设要求,今年整市推进建设,实行新建和提升两手抓,让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稳产高产。
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在一定范围内统筹布局服务资源, 建立一体化智慧调度平台,通过跨区作业、订单服务、生产托管等方式,提供高效便捷的配套生产服务,把单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问题解决好。
您对以上答复是否满意或有其他建议,请填写反馈意见表。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