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龙、释海潮、赵全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丹棱县发展大雅文化的建议》(第170号)收悉。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化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丹棱作为大雅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厚重、文化多彩独特、文旅资源丰富。大雅文化和三苏文脉、东坡文化一脉相承、渊源颇深。近年来,我市创新宣传方式,组织交流活动,发展研学旅游等,坚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发展大雅文化,不断推动大雅文化上台阶、走出去、出形象。
(一)结合三苏文化聚力对外宣传,增强了大雅文化传播力。
积极推进《丹棱文库》编纂工作,收录丹棱历代名人著作44类150册3230余万字。积极开展《丹棱文库》对外宣传工作,向国家、省、市图书馆、博物馆、省社会科学馆等机构捐赠6套,向外展示了丹棱厚重历史文化。邀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三苏文化与丹棱进行了调研,初步形成《三苏与丹棱》课题报告,邀请本地文人对三苏与丹棱遗址遗迹进行调研,通过2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初步完成《三苏与丹棱遗址遗迹》调研材料,并开发三苏与丹棱遗址遗迹之丹棱白塔新媒体产品推广,目前正在对其他三苏与丹棱遗址遗迹新媒体产品进行策划,对外展示宣传丹棱厚重的历史文化。
(二)推动区域合作组织交流活动,扩大了大雅文化影响力。
积极开展非遗、大雅文化讲座等“六进”活动70余场次,让本地群众了解、传承丹棱大雅文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大雅文化学术交流,分别于3月16日至4月16日与江西省修水县在大雅堂博物馆开展入蜀首站黄庭坚书法文献展和学术交流,4月16日至5月16日在宜宾市博物院开展黄庭坚书法文献展及宜宾、修水、丹棱三地学术交流,对外扩大了丹棱文化影响力。
(三)纳入三苏游径发展研学旅游,提升了大雅文化吸引力。
推进“大雅文化”“东坡足迹行”研学产品开发,将丹棱白塔、大雅堂、老峨山“东坡岭”等纳入全市三苏游径精品旅游线路。贯穿全市,编制“东坡足迹行”怀古研学之旅、“非遗研学 文化眉山”之旅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将大雅堂纳入其中。大雅堂博物馆被列入2022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创建单位,正按省级研学实践基地评分细则有序推进,完成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申报。
(四)注入文化元素构建城市生活,增强了大雅文化感召力。
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打上“大雅”印记。以大雅文化为魂,引领大雅新城建设,打造大雅文化旅游景区、大雅堂公园、白塔公园、大雅美食街等,以“大雅”命名街道、社区,城市建筑、街景小品等均融入大雅元素。打造雅韵宋街,不断在城市建设中加入“大雅”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二、下一步工作
(一)精心策划强化内外宣传。
将大雅文化融入东坡文化宣传体系,积极推进《丹棱文库》挖掘阐释工作,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推进大雅文化深入人心。继续对其他三苏与丹棱遗址遗迹新媒体产品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区)等媒体,持续推广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大雅文化。
(二)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优化大雅堂博物馆与大雅堂公司政企关系,推动大雅堂博物馆提档升级,将规划馆打造成展览馆,针对文物数量不足的问题,加强与国内知名博物馆进行馆际合作交流及文物展览,推进大雅文化对外交流与发展。
(三)推动大雅文化活化利用。
挖掘大雅文化蕴含的独特价值,把具有丹棱特色的大雅文化植入到工艺品和日常消费品中,制作大雅系列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等。继续在城市建设、景区打造中不断注入“大雅”元素。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3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