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住东坡区委员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扩景区、强内核、优创意”弘扬东坡文化的建议》(第124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委员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各位委员通过充分的调研,对眉山弘扬东坡文化,扩景区、强内核、优创意,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意见。我局高度重视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意见,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议办理工作专班。2月至4月,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政协主席和联系文旅工作的副主席、市文广旅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分别带队赴杭州市、平顶山市、儋州市等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考察学习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传承发展经验。工作组对三苏祠、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城市新中心等传承发展三苏文化东坡文化重点区域和点位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和广泛的意见征集,为提案的高质高效办理提供了智力支撑。现就相关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以创建国家级5A景区为引领,打造好知名人文旅游胜地”方面的建议
一是高标准编制《眉山市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目前策划和规划已经市规委会审定。策划和规划以“一心三地”为目标,将片区作为三苏文化“传承发展、文化研究、教育教化、旅游体验”的功能载体,规划范围包括三苏祠周边区域和眉州古城墙遗址公园区域、东坡岛(含苏母公园)及周边水域、蟆颐山周边等区域,解决5A创建面积不足问题。
二是鉴于打造三苏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所需资金特别巨大,在创建打造过程中,采取分步进行,启动眉州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内厚植东坡文化元素。对蟆颐观景区进行提升打造。对三苏祠周边进行拆迁打造,调整商业业态,优化周边环境。
三是招大引强,引进有实力、有文化情怀的央企、省属国企参与旧城改造,尽可能通过财政、国有控股公司融资、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等,逐步解决资金筹集问题。
二、关于“以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内核,打造好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方面的建议
一是争取支持,补齐短板。市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汇报三苏祠创建一级博物馆工作,争取支持和帮助。邀请中国博物馆协会、四川博物院、上海大学现代城市展陈设计研究院等专家进行了专业指导和技术把关,拓宽创建思路,解决创建难点重点。
二是精准对标,靶向攻坚。对照评分标准,制定《三苏祠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项目推进表》,拟定了空间、交通、场馆、展品等17个亟需实施的重点项目。完成《三苏祠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编制了《全国三苏文物主题游径眉山示范带规划》,制定《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方案》等方案5个;确定学术研究课题7个,成功申报省级课题2个。
三是以创提质,扩大影响。整合10个项目包装为“眉山三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项目”推荐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依托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川大等资源,成立三苏祠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建设三苏文化大数据库,编纂出版《苏轼书法全集》等学术著作。成功举办“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中国有三苏”主题展入选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荐项目;“吾家东坡”文物特展获评全省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与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获评全国博物馆展览重点推荐项目“前20强”,6月8日正式开展。邀请国、省重要媒体媒体完成三苏祠视频拍摄与采访200余次。
三、关于“以弘扬东坡文化为旗帜,打造好东坡文化创意品牌”方面的建议
一是做活东坡文化教育。已建立东坡文化师资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悦读东坡”文化传播活动,培养东坡文化讲师35人,建立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体系,开展流动课堂202场,定点课堂19场。
二是创新苏学研究机制。推动省市共建高水平苏学研究机构,联合四川大学共建“东坡书院”,联合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编纂出版《苏轼书法全集》《苏海漫游—东坡文化研究丛书》等著作。围绕东坡文化蕴含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思维、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等,立项一批应用型研究课题,成功申报2个省级课题。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东坡文化节、第五届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联合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发布《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倡议书,征集高质量论文147篇。
三是创作东坡题材文艺精品。以东坡文化为源头活水,全力推进东坡题材文艺精品创作,音乐剧《苏东坡》登陆苏州、上海,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收视率同时段卡通节目全国第一,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亮相央视。携手东方演艺集团打造舞蹈诗剧《东坡》。积极推进电影《苏东坡》创作。《山歌唱得亲人来》获第五届西部民歌展演比赛第一名。
四是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围绕“以月衬节、以节促月”,将11月确定为东坡文化月,组织文艺新作大赛展演、“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流动展、“千里共婵娟•万人咏东坡”“家•国”主题书画展、《大国芬芳》演出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30余场,广受各界好评。常态化开展东坡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潜移默化、沁润人心。
五是争创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东坡名典导读》《三苏治国理政名句导读》《苏东坡家国情怀研究专辑》教育读本,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实施“少年东坡培养工程”,编写《品味东坡》等校本教材,激励青少年传承东坡文化、增强家国情怀。举办“三苏家风家教”展演展示等活动,打造4所“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三苏祠博物馆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全面启动“三苏家风进万家”活动,以流动展馆的形式进行巡展,同时配套开展三苏家风家教讲座、举办三苏文化有奖问答等活动,10件“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作品入围四川省优秀作品展播。联合浙江桐乡、中华书局举办“你好,苏东坡”第五届伯鸿书香奖。传承三苏好家风经验在中宣部《宣传工作》刊发推广。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