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对政协第五届眉山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2号提案答复的函
黄剑东、向东、胡宝林、唐印、欧乙成委员:
感谢您们对眉山工业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您们提出的《关于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制造强市的建议》(第2号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局主要领导赓即组织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定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全市首位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谋划、企业招引和项目建设等实现突破。目前眉山市已建成全球单车间建筑面积最大、产能规模最大的电池车间、全国最大的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基地、全国首条聚芳硫醚砜生产线,产业发展迅猛。1-7月,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546.4亿元,增速23.1%,在“1+3”产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63.3%。
一、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制度
针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技术迭代快速、市场变化加剧的特点,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先后聘请第三方咨询公司、赛迪研究院、成都新材料研究院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咨询单位专家组成工作组,邀请重点企业参与讨论,深入研究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编制《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五图七单”》,全面梳理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短板和优势,指导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划、精准招商。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眉山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支撑文件,成立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印发《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2022年度实施方案》,建立了“绘制一套产业图谱”、“吸纳一批专家智囊”等“七个一”工作机制,明确了今年完成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中筛选行业影响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专家和企业家,组建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负责人,万华化学、中创新航、通威太阳能、宁德时代、金象化工等龙头企业企业家,赛迪研究院、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协会产业专家等共同组建眉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为重大项目落地、产业布局发展等提供咨询决策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立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2022年4月1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加快“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试行)》明确了支持创新赋能的各项举措,对创新示范建设、技改创新、数字智能改造等予以鼓励和资金支持,鼓励大学、科研团队、企业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1+3”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完成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研究院、万邦锂基材料科学与工程研发中心等企业科研平台建设,正在争取杉杉科技与天赐材料共同打造的锂电材料科研中心落地眉山。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万华化学等眉山“1+3”龙头企业共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围绕我市“1+3”领域企业共办“订单班”,采取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等政策,吸引优质生源,推动产业学院学生学在眉山、留在眉山、服务眉山,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
下一步,将加大产业开放研究平台建设,加快争取由工信部牵头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落地眉山,进一步培养专业人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
三、实施强链补链行动
固化“百日攻坚”行动机制,开展春夏秋三季招商专项行动,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招商小分队,围绕“五图七单”和“招商指引”,重点招引产业链龙头企业、缺链环节和短板项目,成功招引通威太阳能投资120亿元的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中创新航投资100亿元的2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等重点项目。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113个,总投资12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6亿元。甘孜州、眉山市、川发展签订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锂矿资源深度合作,强化区域协同建圈强链。组团参与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下一步,将进一步将细分产业链,围绕万华化学、中创新航、通威太阳能、宁德时代、金象化工等本地龙头企业具体需求,招引产业链重点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下大力气建设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四、制定吸引企业家和高端人才的人才政策
2022年6月15日,中共眉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围绕“1+3”等主导产业,印发了《眉山市加快建设都市圈人才集聚新兴地的若干措施》,吸引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等来眉立业、兴业。“两院院士”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团队)来眉领办发展急需且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战略发展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对在主导产业推动企业经营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且对眉山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产业领军人才,给予每人最高100万元奖补。对在科创方向、研发投入、人才质量等方面符合要求且科创成果在眉转化的,根据转化成效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飞地引进的人才,享受市内相关人才政策。
下一步,将结合眉山发展情况,研究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经理来眉专项奖励办法,适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