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眉山市委:
您提出的《立足特色优势深化眉涪合作合力助推全球酱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眉山泡菜和涪陵榨菜两大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眉山市、涪陵区两地政府高度重视泡菜和榨菜产业融合发展,将两大产业打造成为自身特色支柱产业。2021年,眉山市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17.8亿元,把 “小泡菜”做成了“大产业”“大名片”;涪陵区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榨菜种植加工人均纯收入3180元,年均青菜头种植总收入达13亿元。两地产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齐头并进,持续健康发展,共同推动建设成渝两地现代酱腌菜产业高地。围绕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两地加强合作,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基地建设,筑牢产业基础
眉山市大力推广以“菜—稻”粮经复合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加强利益联结,全市发展泡菜原料基地40余万亩。眉山市东坡区2010年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调味品原辅料种植基地,2018年以泡菜为核心的东坡区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排名第一。涪陵区作为世界最大榨菜原产地,已成功创建以榨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不断提高榨菜产业农机装备水平,积极推进农田宜机化和农机宜田化,完成8.8万亩榨菜原料基地宜机化改造。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 45.17万亩。
二、抓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眉山市成立了“民办公助”的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以泡研院为龙头、科研院所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科研体系。首创“稳态发酵”“盐渍菜—泡菜”理论,创新发酵泡菜渗香、亚硝酸盐降解等关键技术研究,创新研发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多项成果居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建立泡菜微生物菌种资源和基因数据库,收集泡菜菌种资源11000多株,开发转化泡菜新产品40余个。全市泡菜行业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级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主导制定的泡菜国际标准ISO24220《泡菜(盐渍发酵蔬菜)规范和实验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标志着四川省在ISO框架下制定食品国际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涪陵区坚持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品质。依托渝东南农科院(将共建西南大学涪陵研究院),创新开展国内芥菜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了27个省市区形态各异、类型丰富的芥菜种质资源材料1500余份,其中青菜头资源160余份。与国内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入开展合作,加强种质资源鉴定、利用、保存条件建设,开展青菜头全基因组测序,建成全球最大的青菜头遗传种质基因库。建立南方芥菜品种改良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涪陵榨菜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落地涪陵,开展青菜头功能基因定位、验证与应用和分子育种技术研发,育成的10余个新品种用于全国80%的青菜头种植区域,在国内率先实现青菜头杂种优势利用。坚持用大数据智能化为榨菜产业赋能,实施“机器换人”行动,实施榨菜工业技改项目24个,投产行业内首条年产1.6万吨智能化生产线,与中科院联合研发青菜头“看筋”设备,自主成功研制出自动撒盐机,实现了大规模机械作业条件下“三腌三榨”核心工艺技术的突破。
三、抓品牌推广,拓展产业前景
眉山市以“东坡泡菜”为统揽,连续12年举办中国泡菜博览会,2018年经商务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成为我市特色品牌会节,是我市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坡泡菜”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达113.85亿元。全市泡菜行业创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并跨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涪陵区成功创建“乌江”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涪陵榨菜”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涪陵榨菜”品牌价值达147亿元,形成了涪陵青菜头、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四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建立涪陵榨菜品牌中心,与特劳特、叶茂中、君智等知名机构加强品牌策划合作,乌江榨菜成功点亮纽约时代广场、巴黎春天步行街、上海外滩等世界九大地标。同时,涪陵区坚持数字营销开拓市场渠道,与北京菜篮子配送集团和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联合拓市,拓展社区团购、O2O连锁超市等直营渠道,将榨菜推销至全国各县域城市和各大网购平台,年销量达50亿元。成立涪陵榨菜国际贸易公司,联合四川、浙江等省市及周边区县组建出口企业联盟,深化B2B、B2C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涪陵榨菜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榨菜),与眉山等地深化合作,正加速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
针对目前泡菜和榨菜原料供应不稳定、科研攻关难度大、市场拓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充分发挥眉山泡菜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眉山泡菜在酱腌菜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将充分接受您的建议,助推全球酱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优基地,保障原料安全稳定供应。两地加强品种选育和标准化种植等技术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推广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模式,按照“四新协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和“六良配套”(良种、良法、良壤、良灌、良制、良机)要求,打造高品质品种选育基地,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加强技术培训,高标准、规范化推进蔬菜基地建设。全面推广应用蔬菜优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菜—稻—菜”、“菜—菜—稻”等高效轮作粮经复合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实行订单农业。同时,两地互相签订优先采购协议,保障优质原料种植面积常年稳定,确保原料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搭建平台,促进龙头企业资源共享。双方竭力促成两地间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优势互补的合作交流。依托两地的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公司、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酱菜有限公司、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李记乐宝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互动交流技术平台,形成相互间可贴牌生产泡菜和榨菜产品,探索建立泡菜和榨菜市场协调、市场定价机制,共同维护“涪陵榨菜”“东坡泡菜”等品牌形象。
三是科技攻关,力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探索建立两地酱腌菜重大科技攻关协作组,开展两地技术创新与共享服务,双方竭力促成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泡研院)、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以及重点泡(榨)菜生产企业,围绕泡(榨)菜“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问题与技术瓶颈,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力争突破泡(榨)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两地泡菜榨菜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持续推进泡研院与涪陵榨菜合作项目,重点以涪陵榨菜、四川泡菜为研究对象,探明加工专用品种选育研究、发酵盐渍预处理研究、榨菜三腌三榨工艺研究、低盐泡菜连续发酵工艺研究、标准化生产加工等全产业链加工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及营养因子和潜在风险物质的变化规律,探明形成机制;同时解析盐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泡菜、榨菜的加工工艺优化及产品的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四是市场拓展,协同打造酱腌菜产业高地。两地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出口泡(榨)菜检验检测等公共平台,提升出口泡(榨)菜产品质量和安全;共建(租)共享海外仓储设施、开放平台;积极组织本区域内泡菜、榨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海外专业展,办好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自有品牌节会,同时探索联合筹办酱腌菜国际博览会等更大范围更高规格的专业展会。依托“眉山中国泡菜城”、涪陵区“国家出口榨菜示范区”等国字号平台,加快建立酱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体,抱团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两地泡(榨)菜出口份额,共同打造酱腌菜产业高地。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