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区政协: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物流港眉山港区的建议》(第20号提案)收悉,首先感谢贵单位对眉山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市商务局全力服务于“三市一城”建设,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就您提出的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能够有效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造价值链,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对于提升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推动经济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眉山市位于成都都市圈南部,是成渝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节点和全省发展“主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足成渝、面向西南、辐射东盟、衔接“一带一路”上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眉山市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成都都市圈高技术制造基地和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有助于完善我国西南地区物流网络,推进成都都市圈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有利于推动各类物流资源整合利用,提质降本增效,更好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规划眉山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眉山国际铁路港和川滇藏陆水转运中心融合发展,有利于眉山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有利于构筑成都都市圈“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更好地辐射带动眉山及周边开放发展,牵引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全省现代物流发展。眉山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规划建设眉山国际铁路港,立足都市圈‘南向枢纽、北向节点’定位,协同成都国际铁路港,加强铁路货运场站和重点园区铁路专线建设,加快外部路网和眉山水港规划建设,构筑都市圈国际物流大通道,形成‘北有青白江、南有青龙港’格局。”元坤书记主持召开的国际班列开行筹备工作专题会议提出了“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市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多式联运区域交通枢纽,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和“形成以眉山国际铁路港为中心的现代立体物流网,辐射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的要求。我局正按照党代会报告及专题要求,不断的推进各项工作。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眉山市物流体系建设暨国际铁路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分管市领导任召集人,相关区县和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工作专班,每个单位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名联络员。印发了《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工作推进方案》,通过“清单制+责任制”确定了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建立了工作周调度和半月督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推进。
(二)规划编制稳步推进。邀请国内知名团队开展眉山国际铁路港和全市现代物流体系规划编制,规划团队同我局一起经过2次现场考察、10家企业实地调研、360份文档资料查阅、173份问卷调查、23场座谈交流、12场专题研讨等方式。结合团队专业知识及辛勤劳作,形成了《眉山市物流业发展环境综合分析报告》、《眉山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规划研究报告》、《眉山市国际铁路港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在此3个分析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眉山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规划》、《眉山国际铁路港发展规划》。除此以外,规划团队还撰写《加快规划建设眉山国际铁路港抢抓机遇积极申建国家物流枢纽思考建议》并分送市领导参阅。眉山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和国际铁路港规划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得到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等专家的认可和好评。规划内容和成果已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规划得到了市领导的好评。规划团队根据市领导提出的建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市商务局将按程序印发方案,科学指导眉山国际铁路港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三)推动班列常态化开行。按照工作方案分工,已草拟完成《眉山国际铁路港常态化开行方案》、《国际班列开行补贴办法》,其中常态化开行方案经2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经多轮修改完善后,将按程序印发。截至目前,眉山国际铁路港已开行国际班列14列,其中中欧班列3列,中老班列1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10列。我们将按照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目标,以“政府推动、企业运作、铁路保畅”为原则,通过明确运营主体、优化运营组织、加强货源组织、制定开行计划、降低物流成本、制定奖补政策、加强宣传推广等工作举措,继续推进眉山国际铁路港常态化开行国际班列,并同步加快建设眉山国际铁路港,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发挥国际铁路港核心辐射功能,推动贸易大发展、产业大集聚、区域大合作、文化大交流,促进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四)积极对上争取。市委书记胡元坤、市长黄河率队拜访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争取对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的支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紫平、时任市政协主席黄剑东分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省政协代表大会上提交了“建设眉山国际铁路港”的建议和提案。目前,眉山国际铁路港已成功纳入《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工作方案》。积极与成都中铁西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对接,向国铁集团争取了50%运价下浮。积极对接国家发改委,争取将眉山市列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中。
(五)推进平台建设。成功争取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四川省大型区域商品分拨配送中心试点项目,为丰富眉山国际铁路港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了支撑。眉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加快力度推动申建。同时,实行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10个开放平台“一平台一实施方案”,努力做实开放平台,实现开放平台促开放。
(六)加大招引力度。市政府副市长戴林莉带队赴福建考察漳州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拜访厦门汉连物流有限公司。市商务局邀请了世界500强企业象屿集团下属公司象道物流、光大集团子公司光大云智及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重庆大龙网科技、四川丝路易购科技等公司莅眉考察,就国际铁路港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开展合作交流。
三、关于规划空间布局情况
依据“统筹内外、高效衔接,集约整合、功能互补”的原则,规划我市“两港、三区、三园、多中心”物流节点体系,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协调运营,提高眉山物流节点体系运行效率和一体化组织水平。围绕眉山市“进城入圈、做强主干”的发展战略,加强与成都都市圈物流业的联动与协作;加大力度整合优化存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统筹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高起点规划新建和改扩建物流节点设施;综合考虑交通设施、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和全市物流园区布局情况,围绕三次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内联外通,对各类节点进行差异化定位与功能设计。

图1 眉山“两港、三区、三园、多中心”物流节点空间布局示意图
1.两港:强化两港引领
眉山国际铁路港。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四川天府新区核心区青龙片区的铁路青龙场站及周边区域建设,规划面积10180亩,以存量提升为主、增量补短为辅,加快推进“一港八区”建设。面向农副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大宗工业品、农资产品、生活快消品、现代家居品、汽摩产品等货类完善开展干线运输、多式联运转运组织、国际物流、区域分拨配送、现代化仓储、展示交易与贸易、综合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口岸加工、制造供应链集成服务、粮食现代物流供应链、冷链物流与加工、汽车商贸物流、应急物流、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物流资源要素共享等增值功能;完善商务办公、公共服务、综合能源、生活配套等功能;探索发展枢纽经济,全力将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成为立足成眉、融入成渝、服务西南、畅通全国、链通国际的现代化物流枢纽节点。
川滇藏陆水联运物流港。立足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交通强国等重大机遇,依托眉山港彭山港区建设川滇藏陆水联运物流港,初步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1个千吨级大件泊位、4个千吨级件杂泊位、4个千吨级通用泊位。依托岷江沿岸节点城市面向川滇藏地区围绕矿建材料、煤炭、钢铁、水泥、粮食、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及制品等,开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融入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加强与乐山港、宜宾港、泸州港、重庆港、南京港、上海港等长江干支港口合作。建设成为川滇藏地区大件运输的水陆节点和承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托。
2.三区:优化三区集聚
高新-甘眉-彭山经开区先进制造物流集聚区。初步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面向高新区和甘眉工业园区重点制造业锂电品、光伏、化工等原材料和产成品,抢抓美国雅保、杉杉科技、锦源晟、宁德时代等项目落地机遇,服务眉山中部先进制造业走廊,依托眉山站周边和高新区符合环保安全条件的可用土地,合理利用铁路专用线、站台等设施设备,开展干线运输、多式联运、铁路集装箱运输服务等制造业物流服务功能,拓展危险品物流、国际物流等特色功能,完善应急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等延伸功能。通过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与供应链集成服务,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承接成渝地区先进产业转移。
东坡-彭山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初步规划用地面积850亩,面向东坡区、彭山区,服务东彭极核,助力东彭融合发展,依托东坡区生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京东云(东坡)数字经济产业园、圣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宏远上铖超市配送中心和在建的成眉物流园、鑫城物流中心等多个物流片区,围绕生产生活涉及的电商、快递、冷链、城乡集散分拨等商贸物流需求,开展现代化仓储、区域分拨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现代物流功能。支撑金融商务等物流配套功能在此重点布局,为东彭打造引领全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奠定基础。
天府-仁寿国际商贸物流集聚区。初步规划用地面积855亩,面向天府、双流国际机场,依托眉东新城国际物流片区打造以航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以国际物流、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日用消费品等为重点的航空物流;依托天府国际物流片区面向农产品流通、快递快运、城市配送等场景,开展现代仓储、分拨配送、干线运输、多式联运、国际中转集散、冷链物流、零担快运等功能,创新发展物流金融、保税监管、信息服务等增值功能。打造重要的国际航空贸易基地,发展总部经济,形成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为拓展制造业和商贸业国际市场、吸引未来产业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3.三园:细化三园分工
青神综合物流园。依托青神经开区和青神电商孵化园快递物流配送中心共约210亩用地,面向青神县及周边机械制造、竹浆造纸、日用化工等重点产业,开展干线运输、多式联运转运组织、现代化仓储、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应急物流等功能。
洪雅综合物流园。依托洪雅经开区物流园和城东物流园共约130亩用地,面向洪雅县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与商贸需求,重点开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等;面向洪雅经开区工业及周边农产品加工、竹木加工、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主要产业物流需求,开展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仓储与供应链服务等大宗商品物流。
丹棱综合物流园。依托丹棱经开区物流园、丹棱县快递物流仓配中心、中国晚熟柑橘商贸物流中心、丹棱桔橙集配交易中心以及丹棱经开区共约260亩用地,面向丹棱县柑橘、脆红李等特色农产品,开展流通加工、冷链物流、电商孵化、展示交易、线上线下销售、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功能;围绕县域居民消费需求,打造集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城乡分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
4.多中心:深化全域覆盖
建设专业化物流中心。结合各区县经济产业特色与定位,以县域经济农业、工业等生产和流通末端环节的物流需求为重点,在农产品主产地、铁路场站与重要交通线路沿线地区统筹布局多个专业化物流中心,提供冷链、电商快递、大宗物资、化工品等专业化物流运输仓储加工服务。
打造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点。以商贸与居民消费为重点,结合眉山市各级电商服务网点、客货运站点、邮政快递企业网点与乡镇供销社等基础设施,布局“县—乡—村”三级城乡配送节点,提供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保管、分拨中转等多功能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畅通双向流通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规划为引领,并着力做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眉山国际铁路港建设有关行动计划及工作要点的衔接细化工作,提高土地、规划、环境等资源要素保障效益,按照中期、远期目标规划,高质量推动全市物流体系和铁路港建设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国省规划和重点项目,同时争取相关部门加大对眉山申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支持力度。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眉山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关心和支持!欢迎贵单位再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