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竹产业发展的建议》(第5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竹产业是眉山特色优势产业。2018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发展竹产业、建设竹林风景线。我们紧紧抓住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区县真干的契机,出台引领性的市委市政府“14号”文件,持续实施“四大工程”,开展“五大行动”,推动落实重点项目52个,并出台实实在在的奖补政策。经过3年的努力,竹产业已初见成效,形成竹编、竹纸、竹钢、竹家具等优势门类,多个品牌在全省全国领先。截至2021年底,全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92亿元,正向“百亿”目标迈进,成功创建国家级林业园区1个,省级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1个、竹产业园区2个、竹林名镇2个,竹林正在成为眉山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发展。
一、强化政策保障
2021年12月7日,省委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提升竹产业发展和竹林风景线建设质量的32条措施》(川农领办〔2021〕71号)。我们结合眉山实际,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3+3”现代工业体系、“443”现代服务业体系、“583”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纳入《眉山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相关重点项目列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乡村振兴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力争在竹基地质量提升、竹加工全面升级、竹旅融合全域推行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二、创新经营模式
一是促进集约经营。支持竹产区培育家庭林场、合作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引导竹农以承包经营竹林资产或货币出资入股的方式,组建股份制合作组织,推动规模化经营,盘活竹林资源资产。二是加大支持力度。支持造林合作社承担竹资源培育任务;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建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升级等;探索推广“政策性森林保险+商业保险”模式,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人才服务。加强竹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采取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吸引高端领军人才;支持组建专业化培育、经营、采伐技术服务队伍;积极争取将竹产品种植、采集和初加工机具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三、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将竹产业纳入全面乡村振兴推进工作考核内容,落实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推行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金融产品,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竹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将竹产业发展资金列入市县级年度财政预算,完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竹产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装备改造、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规范有序设立竹产业发展基金。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竹产品初加工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大对竹业专业大户、竹业专业合作社等初加工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缓解初加工者原料收购资金困难。争取税务部门将竹原料纳入初级农产品。
四、支持科技创新
一是根据《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眉府规〔2022〕1号)精神,对获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平台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标准见文件规定)。二是积极争取并推荐重点和特色竹产业龙头企业或技术骨干进入省市科技、经信相关课题专家组,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和项目编制。三是加强政府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竹产业创新基地、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重点建设好青神竹产业博士工作站、竹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斑布和竹钢研究院等科技服务机构,强化竹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感谢您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