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瑶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医疗机构引进人才的建议》(第9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始终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我委突出抓好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精心做好机构编制、薪酬待遇、人才评价等保障工作。2015年至2022年4月,我市卫生人员增加3247人,增长14.3%,卫生技术人员增加6658人,增长32.5%,注册护士增加1700人,增长23.2%,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一、建立完善引才机制。核定总量为引才基数“扩容”。严格落实省委编办《关于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实行人员总量控制的试行办法》要求,全面实行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按床位数核定员额,增加引才基数;认真按照人社部门要求,采取备案、报批两种形式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员额人员招聘自主权,切实缩短招聘周期。优化程序促人才队伍提质。优化考核招聘方式,强化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在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符合行业特点的考核模式。市疾控中心在考核招聘中对检验等实操性较强的岗位加入现场实操内容;市人民医院采取竞争性面试及3-5天的科室实际操作能力评价的方式招聘人才;市妇幼保健院采取竞争性面试方式及审查主要业绩的方式招聘人才,同岗位人员面试结束后评委组综合判断,统一打分,确保引才质量。落实保障助优质人才“安家”。切实提高人才待遇,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给予最高70万元的安家补助,认真贯彻落实“眉山优才卡”制度,积极为医卫人才提供政务服务、周转房、教育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综合服务。大力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二、精心打造事业平台。提高人才薪酬待遇。探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按年度核定市属公立医院薪酬总额,狠抓考核与绩效分配,确保收入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贡献突出等人员倾斜,切实提高我市医务人员待遇,提升人才吸引力。实施人才平台建设。引进华西医院托管市人民医院、华西第二医院托管市妇幼保健院,通过深度合作办医,柔性引进专家人才。合作办医以来,华西、省医院共选派17名骨干来眉任医院学科主任,通过开设“专家特需门诊”,华西、省医院专家来眉任职、带教、坐诊1700余人次,完成高质量手术150余台次,培训4500余人次。亮明人才使用导向。注重在医疗救治、疫情防控、基层一线锻炼、考察和选拔使用干部,对埋头苦干、贡献突出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提拔任用、职称聘任、评先选优、表彰奖励上予以优先;严格落实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晋升等政策;注重指导公立医院从科研型人才中选拔临床科室主任,并储备后备干部,建立完善临床医疗卫生人才梯次,为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强化名医“头雁”引领。狠抓本土高端人才培养,持续实施“眉州名医”培育计划,目前正在开展第二届“眉州名医”培育工作,举办专题培训班3次,邀请5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来眉授课,培训骨干人才400余人次,示范培育医疗卫生骨干人才,引领全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质。加快拔尖人才培养。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我市涌现出省级以上卫生健康首席专家、领军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基层拔尖人才等共计111人。其中,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委(局)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委(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人、省“十大名中医”1人、省名中医4人、四川省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54人。营造良好成才环境。利用医师节、护士节开展“最美医者”“十佳医生”“十佳护士”等评选表扬活动,及时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救死扶伤一线的优秀医务人员开展关心慰问,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医务人员权益,营造遵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持之以恒抓好医卫人员引进、培育、使用、激励等工作,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附件: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8月12日
(联系人:王钤,联系电话:1818008021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