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对市政协第五届第二次会议第61号提案
答复的函
王毅委员:
您提出的《全力推进眉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6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发展轨道交通龙头企业。眉山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制造强市作为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作出《关于以“双碳”战略为引领推进制造强市加快“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轨道交通产业是“1+3”重点产业中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全面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打造全省知名的轨道交通生产基地。一是加快壮大龙头企业。将中车眉山列入全省制造业“贡嘎培优”100户企业名单,编制《中车眉山公司贡嘎培优方案》,以铁路货车制造为核心,做大做优做强紧固件、制动、物流装备三大支柱产业,推动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世界一流的铁路货运装备制造商、关键部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内一流多式联运装备制造商,力争到2025年总产值达58亿元。二是加大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推动中车眉山公司成功创建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建立国家、省市、集团级技术创新平台12个。三是打造企业标杆。推动眉山中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轨道交通紧固件稳居行业第一。
(二)多措并举培育壮大配套企业。一是打造协会服务平台。通过机械工业协会推进轨道交通产业企业交流互动,对接互补。二是打造区域合作平台。我市充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搭建区域合作平台,组织市内企业积极参加成渝地区、成都都市圈轨道交通产业企业推介和需求清单发布。三是打造供需配套平台。我市编制了眉山市轨道交通产业“五图七单”,厘清产业链分工协作关系,收集轨道交通产业企业产品资料及需求清单,纳入《眉山市机械及高端装备重点企业及产品资料汇编》,促进供需配套。
(三)强化配套服务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建立三个机制。成立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高位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建立“1+3”产业“链长制”工作机制,统筹全市资源,强力推动“1+3”产业发展壮大;设立要素保障、项目招引、项目建设、产业和园区发展等4个专项指挥部,统筹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相关重点工作。二是出台系列文件。制定《眉山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眉山市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2022年制造强市年度工作计划》和《加快“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试行)》等“1+N”配套政策,全方位推动制造强市建设。三是搭建金融助企平台。联合出台《眉山市“金融助企”四大行动通知》《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多形式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进一步打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通道。
(四)完善激励机制强化人才保障。一是制定眉山市人才新政,细化人才引育留用系列支撑政策,根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聘任一批专业顾问,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柔性引才平台。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运营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三是强化校企合作,引导市内院校围绕主导产业开设对口专业,积极推进校企“订单”合作,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大力培育技术工人。四是持续开展优秀企业家、“眉州工匠”等评选活动,营造尊才重才的良好环境。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爱工业、重工业氛围,配足配强工业系统干部,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执行力强的制造业干部队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自身职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共同形成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转变服务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充分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企业搭建各类服务性平台,定期对发展情况、投资环境、要素保障等情况进行评估。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协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调研分析、成果评价、技术指导、沟通协调、标准培训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提升发展能级,促进轨道交通产业稳步发展。一是做大总量。落实“七个一”的“链长制”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快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壮大。二是做优结构。聚力打造轨道交通设备生产重要基地,以眉山高新区、甘眉工业园区为核心,聚焦铁路货车整车、轨道交通零部件、集成系统,重点发展铁路重载、高速货车等系列整车,新制式轨道交通制动阀、紧固件、弹性元件等零部件,重点引进轨道交通车辆车轮、轴承产品、施工机械、供电通信信号系统。三是做强保障。抓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8条措施,推动建立健全“白名单”企业服务机制,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全力确保轨道交通产业运转顺畅,工业平稳运行。
(三)创新人才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培育产业技能型人才。发挥眉山市各高校的教育优势,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开展相关课程和实习培训,为企业培育、储备专业对口技术人才。二是加强高水平管理人才培养。积极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进高等学府进修、外出考察、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队伍。三是加强高素质研发人员引进和培养。全面贯彻落实《眉山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眉府办发〔2018〕9号)等文件,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优秀人才队伍。
眉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8月5日
(联系人:钟云飞,联系电话:028-3816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