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提案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民政局对市政协第四届六次会议第83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1-08-13 10:04 彭参华  市民政局 审核人:
[字号: ]

尊敬的吴链、李俊英、艾柏杨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引导和支持我市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的建议》(第8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案办理

提案收悉后,我局高度重视,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安排部署,落实提案办理分管领导、负责科室和责任人,明确办理时限、办理要求。针对提案建议认真开展了调研,切实把提案放在政协委员对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的关心来办理,放在民政为民办实事来落实。

二、全面开展调查研究

按照提案建议,我局先后调研了两区四县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深入掌握了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管理情况。

(一)依法登记。全市在中国社会组织服务平台登记志愿服务组织共39个,分别为:市本级10个,东坡区11个,彭山区10个,仁寿县2个,洪雅县3个,丹棱县2个,青神县1个。全市共有12个社会组织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组织仅从名称上看不出是志愿服务组织,但实际以开展关心关爱、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主,如“眉山市李妈妈爱心协会”,我局已对以上12个志愿服务组织在全国民政一体化平台进行了志愿服务组织标识。

(二)系统注册。《志愿服务条例》从2017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法律保障。为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民政部开发了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已实名注册志愿者2.09亿人,志愿服务队伍总数为108万个,已超过社会组织总数24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总数84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为推动社会和谐、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实名注册志愿者65.94万人,注册志愿队伍4036个,发布项目11904个,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00万小时,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备案管理。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对未达到登记条件的,实施备案管理。全市备案管理的社会组织以老年志愿组织居多,全市共有1700多个老年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系统登记注册的171个,登记率约为10%,其余未登记的组织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实施备案管理。

三、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举措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根据政协委员建议和我市社会组织发展,我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

(一)加强依法登记管理。2020年9月,省民政厅印发了《四川省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体育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把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类慈善活动为宗旨的社会团体纳入直接登记,志愿服务组织的宗旨符合直接登记,应准予直接登记。五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以来,我市直接登记五类社会组织29个,其中志愿服务组织2个。

(二)强化活动牵引准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降低准入门槛要求,按照省厅要求,对长期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养老照护、公益慈善、促进和谐、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志愿服务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渠道筹集开办资金,降低登记条件准入门槛,放宽审批限制,落实前置审查,把好法人及负责人关口,简化登记程序,以直接登记的方式支持鼓励发展,做到能登尽登、应登尽登。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备案管理。鼓励在街道(乡镇)成立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为暂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平台。

(三)强化活动行为监管。支持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坚持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开展志愿服务,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一是强化负责人意识。建立负责人档案制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和不良行为记录,对有过错行为的要追究负责人责任,对严重违法违规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建立负责人公示制度,让群众知晓志愿服务组织并参与其中,使组织和负责人接受群众监督。建立负责人提醒机制,对群众反馈举报的问题,登记管理机关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及时采取约谈、谈话等措施实施管理,确保志愿服务公益性和影响力。二是强化廉洁服务意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到广大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等的支持,如果志愿服务活动不强化人、财、物的管理,形成漏洞,将会失去志愿服务的公信力,影响整个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应强化廉洁、节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民众树立好志愿服务的形象和口碑。三是强化活动行为管理。保障服务对象隐私和安全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和底线,志愿服务组织应加强志愿服务行为管理,对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要严格审核把关,防止在活动中损害他人利益,侵犯他人权利。对所开展活动涉及个人隐私的,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宣传报道,经本人同意的也要做好个人相关的保护。

(四)强化活动服务保障。一是强化孵化培育。眉山市社会组织孵化园已于今年6月建成,位于东坡区苏洵路北段136号白虎滩社区邻里中心,是市、区共同打造的社会组织孵化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成都枢纽型社会组织四川启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管理运营,为广大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培训、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优先入驻本孵化园,第三方机构全程跟踪指导,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同时,我市已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31个,学校社工站6个,村(社区)社工工作室18个,志愿服务组织可依托社工机构站点,协调各方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内部治理,完善选举换届制度、会员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制度建设,推动落实引进人才,为志愿服务活动筹划、组织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强化风险防范。市民政局制定了《眉山市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办法》,规范了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记录、责任,加强了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保护,强化了志愿服务记录奖惩。市委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倡导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保障,降低了意外给志愿者和志愿者家庭带来的风险。四是强化项目支撑。我局积极与市财政局沟通,进一步完善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库,规范了购买服务程序和标准,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今年4月,市民政局和市财政局共同编制了《眉山市民政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将购买社会服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明确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就业服务、儿童关爱等16个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范围内的110多项服务购入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各社会组织均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承接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有更大的服务领域和空间。

各位委员,我局将以提案建议为契机,认真研究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监管、奖励和退出机制,大力支持和鼓励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大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感谢各位委员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眉山市民政局

2021年8月12日

(联系人:彭参华;联系电话:13778893789)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