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甘晓红委员:
您在市政协四届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进课后服务的建议》(第119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和改进课后服务工作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的基本情况
我市在2019年秋季开学全面铺开实施课后服务,以“学校列单、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成本分担”为原则,开展低偿收费(每月每生不超180元,贫困学生免费)。服务对象为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有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课结束后至18:00期间。服务项目包括完成作业、课外阅读及音体美科活动等30类供家长、学生自主选择。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共有316所,已开展课后服务学校314所,占比99.36%,受益学生21万余人,覆盖率达97%,群众满意度较高。
二、关于在课后托管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需求的建议
一是作业具有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应用拓展、发现“盲区”改进教学的功能。由于各年级学生课程设置的时间规定和要求不同,学段的学科数量、学科作业量有差异,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各有不同。目前,虽然各学校将课后服务做作业项目作为占比最高的服务项目内容,但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最长的小学一年级服务时间每天约2小时,最短的初三年级1.2小时),因此,能否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与学校是否安排语数外教师值守课后服务虽有一定关系,但更多与课程要求、作业设计质量、学生效率相关。
二是全市严格执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规定,要求中小学校做好年级组、学科组、同一班级任课老师等各层面的协调,做好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的统筹安排,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把作业管理纳入评价督导中,另一方面要在考试命题上下功夫,为作业设计、作业布置树立正确导向。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三、关于加强课后服务监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
一是严划服务红线。全市严格执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坚持自愿选择原则,课后服务应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不得为了开展课后服务压缩调整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时间,提前放学。不得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集体教学,不得上新课、补课和考试训练,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得擅自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组织的学生早晚自习,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并收费。
二是加强检查力度。在3月25日至4月9日期间,六区县教体局采取分学区、进学校、问学生等形式,对东坡区东坡小学、实验初中;彭山区三中;仁寿县文宫中小学、华兴中学;洪雅县实验小学;丹棱县城区小学、仁美初中;青神县南城初中等75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抽查。市教体局检查组于4月1至2日对青神县实验小学、青神县初中、彭山区谢家中小学等9所学校进行了专项抽查。针对部分乡村学校存在宣传不够、可供学生选择课后服务项目不多、社团活动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拓宽服务内涵,落实好这项福利政策,确保惠民政策不走样。
三是因校施策。整合好校内资源,搭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设计,开展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课后服务活动,指导初中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活动情况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联,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东坡区齐通小学、齐通中学;丹棱县丹棱二中、双桥小学;仁寿县满井初中等一批学校,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结合学生家长需求,打造出学业辅导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美育普及与技能提高相结合、学生特长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新路径。齐通小学针对目前仅仅一、二年级,学业任务较少、托管时间较长、学校场地充足等特点,每生每周开展三次社团活动,在广泛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去发现具备一定潜质特长的学生。齐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教师主观能动性,分类开发出课本剧编写与表演、中国名著赏析等拓展课程七年级25门。
四、关于发挥校外资源作用的建议
全市积极探索在音体美等专业课教师缺乏的情况下,拓宽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第三方社会机构、邀请家长中的专业人士等组成课后服务团队,构建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供家长、学生自主选择,开展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课后服务活动,弥补学校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目前,全市聘请371名校外人员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市一小引进四川音乐学院高水平师资团队,高标准打造“东坡童声合唱团”;青神县学道街小学、县初中等学校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艺术、竹编培训活动;丹棱县每年开展课后服务展演等活动。
下一步,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将继续积极加强课后服务监管,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不仅要完成日常教学的各类小作业,更要完成好素质教育的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努力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5月18日
(联系人:胡小波;联系电话:1899036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