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也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行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努力减少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护住农户“钱袋子”。
一是党政部门细指导。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坚持抗疫情、保春耕“两手抓”“两手硬”,扎实推进粮油、生猪、果蔬等农、林、渔、副生产,确保“菜篮子”供应充足。要加强农民自我防护和农业技术指导,全力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生产、运输、储备,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区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相继出台《眉山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养殖经营场地消毒指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全力做好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生产保供。
二是专业队伍抓服务。针对当前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用工难的问题,眉山市通过组建农业技术服务队、“采蔬队”“采果队”“修剪队”“包装队”“运输队”等各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形式,想方设法调配资源。全市共派出工作人员、技术人员187批次,协助企业开展人员调配、建立用工台账,进行健康监测等,解了企业和农户的燃眉之急。彭山区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优势和装备,开展“电话”备耕,种植户通过电话预约、微信接单,完工后结账,全程零接触,这种不见面“合同式”的“一条龙”作业模式深受当地农户欢迎。
三是新招实招促销售。当前相继进入晚熟柑橘采摘期,但受疫情影响,柑橘销售面临难题,外来客商和货车一度遭遇“中梗阻”。当地政府急群众所急,几个主产区县结合各自实际,先后拿出实招。东坡区、丹棱县、青神县对采购商采取了政府为果商包酒店、为货车辟专区、定点接待、成立采购商服务专班等措施,保障特殊时期水果销售。同时安排了工作人员每日对来眉客商进行体温检测、人车消毒和信息登记,发放通行证,安排独立就餐。彭山区设立了“水果中转场”,全区所有水果进行集中定点装卸、转运,外地车辆进入首先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符合要求后进入消毒区、装卸区或待装区,期间驾驶员不得离开驾驶室,并全程佩戴口罩。而另一边,本地果农将打包好的果子也送到中转场,最后两车进行货物对装,既有效防止了人员、车辆往来造成的疫情传播,又保障了果农利益。自2月12日运行以来,该中转场平均每天中转销售柑橘1000余吨。截至目前,全市已销售柑橘66万吨,各类蔬菜35万吨。
四是复产复工强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本土加工企业复产复工。目前,全市已有71家水果加工企业复工生产,单日进行柑橘初加工和向外地运销5000余吨。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四班三倒”人休机不停满负荷生产化肥,已实现日产化肥1543吨,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和出口所需。中粮集团中纺粮油(四川)有限公司已于2月4日正式复工,实现日产压榨油1200吨、精炼油300吨、包装油4000箱,保障市场食用油产品供应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