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部门文件当前位置: 首页 > 政  策 > 正文
 索 引 号  1234567/2020-00093  发布机构  市文化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0-08-17
 文  号   公文种类  其他
 成文日期   有效性  有效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72号建议答复的函

申凌云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眉山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眉山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第72号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站在文旅融合新的历史起点,我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大抓文化旅游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省、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牢牢扭住“三个发展”,围绕“文化城、生态城、活力城”建设,开启了眉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

2019年7月,在我市历史上首次召开的文旅发展大会上,市委明确了“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的定位、“一区三带四基地”的发展格局和打造“眉山新八景”的工作重点。同年9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我市明确了“1234+N”工程发展思路,文旅融合“1+1﹥2”的发展新优势初步显现。2019年,在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现旅游总收入476.42亿元,高出全省3.8个百分点。全市累计落户高端优质文旅项目32个、总投资3018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居全省前列。2020年,在新冠病毒疫情的肆虐下,我市文旅产业发展依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收入142.79亿元,位居全省前茅。

但是,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特别是您提出的“眉山没有响亮的文旅大IP”问题,指出了我们文化和旅游融合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吸取您提出的各项建议,提高认识、落实举措,着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一、聚焦重大项目,唱响眉山品牌

聚焦项目建设。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十大”文旅品牌建设机遇。以眉山“新八景”为抓手,全面推进东坡文化、瓦屋山、黑龙滩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中瑞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项目落地,加快乐高乐园、恒大童世界、中法农业科技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彭祖山核心景区全面竣工、洪雅至峨眉山旅游快速通道建成投用。

突出精品建设。全面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创联动”,促进候选县升级、一般县入选。全面启动东坡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和瓦屋山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国际竹艺城、大雅堂等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推动“景区+文创”等植入模式,丰富景区旅游产品供给。加大东坡文化、长寿文化、竹编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探索规划建设东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园区,非遗项目生产性转化孵化园等。

二、突出市场导向,树立文旅形象

优化提升眉山文旅宣传册、培育做强中法农业科技园、江口沉银博物馆、中铁黑龙滩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彰显眉山特色的“城市新名片”,整合创作“城市MV”等宣传品。围绕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等重大节会、重点工作,精心策划、精准营销,全力提升“安逸走四川•好耍在眉山”文旅品牌形象,不断增强知名度、辨识度、美誉度。加强与国内外旅行社、旅游企业、旅游达人的合作,深化与文旅产业发达地区的交流。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丰富眉山文旅资讯网、眉山文旅微信公众号内容,实现线高效服务。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效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效能提升年”行动,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全面推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错时延时服务,每周免费开放不少于40小时。开展县域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持续打造“眉山东坡大舞台”“文化惠民乡村行”“乡村春晚”“众筹文化院坝”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建群众文化辅导示范基地,推进全民艺术普及蓬勃开展。开展“川阅之声”全民阅读试点,实施“书香四川•悦读四季”全民阅读推广工程。

建强人才队伍。实施产业人才“十百千”工程,抓好紧缺人才、复合型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与高校、文艺院团合作,加大聚才育才力度,大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实施乡村文旅能人培育行动,全面提升基层文旅人才队伍素质。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7月20日

(联系人:詹通;联系电话:15183330613)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