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4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
2018-03-23 11:24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2018年眉山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全面落实“开发合作、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扎实开展“落实年”主题年活动,奋力推动繁荣富裕美好眉山建设。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治眉兴眉“135”总体布局和“三大工程”“九大行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改革“一号工程”,以创新破难题、创新增动力、创新促发展,全力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组织实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创新项目100项,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以上,带动投入10亿元以上。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技术合同登记额度实现5000万以上。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新创建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速12%,力争15%。不断夯实创新平台,启动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创建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700件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全市千百亿产业发展,组织企业实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支持实体经济实施高新技术应用改造提升,培育“眉山制造”。落实《眉山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30个示范项目建设,培育重点新产品10个以上,带动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积极培育科技型服务企业,开展科技型服务企业认定,发展“互联网+科技+ 服务业”。积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绿色核心技术突破,搭建生态与环保领域科技平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科技支撑能力。精心组织好第六届中国(绵阳)国际科技博览会,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000万元。(责任科室:高新科 计划科 知产中心) (二)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巩固提升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科技服务平台的创新引领功能,组建眉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积极承接省内外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启动金象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新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个,知识产权转移平台2个,农业专家大院6家,进一步提升东坡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能力,加快中试平台建设。支持信利仁寿公司、仁寿福仁缘公司创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指导吉香居等3家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科技创新。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责任科室:高新科 计划科 条财科 农村科) (三)全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2%,力争15%。有序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编制完成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加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优质品种选育工程,新开发产品10个以上。培育科技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支持全市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领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责任科室:高新科 农村科) (四)全面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统计调查、能力监测和评价,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指导高新技术企业开展R&D统计。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推动与中科院电子十所、香港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的科技合作项目。推动成都经济区知识产权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合作。支持仁寿新型显示产业、仁寿枇杷、青神竹编、洪雅藤椒等龙头企业创建产学研联盟。深化与在眉高校院所科技合作,进一步释放在眉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上档升级,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丹棱深化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眉山经开区、视高工业园区创建国省高新区。(责任科室:条财科 农村科 高新科 知产中心) (五)强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工程。重点抓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消零”行动,进一步激发在眉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积极性,推进全市知识产权的创新创造。新培育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和优势企业10家。突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申报,组织开展优秀发明专利推荐工作。加大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与应用,企业发明专利转化率达到90%以上,有序推进专利质押贷款。切实加强专利执法保护和运营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权益。(责任科室:知产中心) (六)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对接。学习德阳、乐山等省级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经验,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对接省级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入。组织开展科技、企业、金融对接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及融资;加强市财政贴息项目实施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绩效。积极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渡劫推进会。(责任科室:条财科) (七)积极发展民生科技。深入实施科技扶贫计划,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科技联络员制度,抓好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产业推动,企业带动、校(院)地联动、创业拉动”科技扶贫模式。实施“三大战役”科技支撑行动,加快环保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主动参与“健康眉山”建设,支持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和重大科技攻关。(责任科室:农村科 计划科) (八)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瞄准科技创新改革“一号工程”责任清单,完成改革任务。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和科技法制建设,加强行政运行平台建设与监管,全面提升依法办事能力。弘扬创新文化和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专利活动周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营造激发科技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创省级科普基地,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落实和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企业认定,科技中小型企业评价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实施好《眉山优才工程实施方案》,加快培育高端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导师。优化科技项目安排,加强省级科技专项申报和争取,开展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责任科室:计划科 高新科 农村科 条财科 知产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强思想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纪律建设,用好监管执纪“四种形态”。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强化业务学习,完善干部监管和考核机制。积极开展“两走一对接”活动,不断增强“八大本领”。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作为,争创一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常态。树立大局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实现高效履职。 (三)增强县域创新发展动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县域创新发展报告制度和县域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制度,推进县域科技管理体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技术专家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区县科技创新能力。 (四)压实责任严格考核。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以清单为主线,定期开展督查,及时开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着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困难,确保各项工作如期落实落地。 (五)切实抓好宣传工作。全市科技创新要坚持典型示范、亮点带动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强典型,做实亮点。要及时总结、挖掘全市科技创新典型、亮点和经验,广泛宣传推广应用,充分展示全市科技创新的新形象。
眉山市科学技术局办公室 2018年2月26日印发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