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5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农村危房改造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
2019-08-26 16:19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农村危房改造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七月的东坡区万盛镇万光村,草木欣荣,田野冒出片片新绿。 7月18日,万光村一组村民李俊杰正在新家收拾院子。 去年这时,这里还只有一座低矮昏暗的土坯房,李俊杰在这间房中度过了60年的光阴。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夏天漏雨、冬天进风,看上去摇摇欲坠。他整天提心吊胆,遇到恶劣天气更是寝食难安,生怕房屋倒塌。前几年由于汶川“5·12”和芦山“4·20”两次地震的影响,使房屋情况更为恶化。 “要不是政府帮忙,自己哪建得起新房?”讲起危改时的场景,李俊杰的老伴陈桂香仍十分激动。她说,去年村干部特意入户来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政府补贴资金13000元,帮助困难群众改造危房。这对他们无疑是雪中送炭。 于是,他们在村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经过自愿申请、村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当年就推倒了旧房,在原址新建了现在的住房。一生所愿,一朝实现,李俊杰感慨:“这一辈子,数这会儿活得最幸福了!” 拥有安全舒适的住房,不仅仅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更点亮了贫困群众对生活的希望。 在东坡区广济乡济光村3组,62岁的村民宋金忠正在打理自家果树。以前还住在裂缝漏雨的土坯房里,也想过修缮,但老母亲久病,盖房既要出钱又要出力,他不忍再给儿女添负担,就一直凑合住着。去年得知危旧房改造有补助后,才决定修建了如今的房子。 “现在搬入了新房子,下一步打算好好打理果树,争取生活有一个明显改变。”宋金忠说。 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和李俊杰与宋金忠一样即将或刚刚通过危房改造工程住进新房的还有上千户。据市住建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下达任务数量为2010户,已安排中省补助资金3016.9万元,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下达任务数量4272户,已开工1394户,预下达中省补助资金6321.6万元。据统计,2018年农村危房改造已竣工2020户,2019年已竣工335户。 近年来,我市农村危旧房改造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放在首位,优先支持无房户、危房户、贫困残疾户的住房改造和建设,确保困难群众住上好房子。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事关农村群众居住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将该项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我市采取了多项举措。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并录入《全国农村住房信息系统》,做到一户一档、一户一册。制定“一书两表”,“一书”: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申请书;“两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申请审批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验收表。此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专款专用,每户一卡,在改造验收后将资金打入农户卡中。 【采访后记】为民情怀的展现 农村危房改造,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乡统筹发展,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农村危房改造,一砖一瓦都是市委、市政府为民情怀的展现,托起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我市许多困难群众像刘俊杰一样改善了居住条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加快发展的“真道理”和“硬任务”,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人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自然溢于言表。这是看得见的民心、摸得见的民心,引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民心。(李阳 眉山网记者 黄海波)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