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4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化石村:夯实基建惠民生 发展旅游促脱贫 |
2018-12-25 09:27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黄华玉割草喂牛 “有女莫嫁五龙山,漫山尽是石磐磐。”是仁寿县禾加镇坊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该镇五龙山上的化石村,曾经路、水、电、通信“四不通”,村里神奇的喀斯特地貌、繁茂的植被生态、成片的各色花卉无人欣赏,与世隔绝,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 而今年5月,该村举办了第二届五龙山桐花森林音乐节,接待游客3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靠着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化石村得到了长足发展,再不复“漫山尽是石磐磐”的旧况,换成了“漫山石头生金砖”的新颜,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硬化道路直接入户,水龙头一拧就有黑龙滩的自来水,山上的风景越来越美,我的生意也越干越红火。”11月21日,化石村贫困户尹帮状在自己经营的农家乐门口,忙着将烹饪工具装上一辆面包车,准备前往临村做坝坝宴。 2016年,尹帮状在驻村干部与村两委的帮扶下,借助小额扶贫无息贷款5万元在自家院坝里办起了农家乐,接待景区游客,吃上了“旅游饭”,每年纯收入3万余元。今年4月,仁寿县乡厨协会挂牌成立后,尹帮状经村上介绍入会,成功拓宽了业务范围。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功破解了化石村的脱贫难题。”第一书记谢明颖称,化石村全村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层浅薄,地力贫瘠,无法发展种植产业;地表水全部渗至地底形成地下河,难以取用,村民们每年都要经历一段“渴日子”;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全村660户1956名村民中,占一半人口的青壮年选择了外出务工。2014年,当地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仅6380元,比全县农村人口人均收入低3490元。 由于化石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地理条件特殊,脱贫工作开展之初,一项项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进展始终不大。禾加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经常与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一同逐户走访、逐片勘察、访能人、询专家、谈业主……一次次踩点调研、一回回集思广益后,终于正式敲定脱贫方案。 通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目前化石村五龙山景区内建成观景步道30公里,大中小环线10条,开发景点40余处,农网改造、全域安全饮水、应急抗旱水源、信号基站等一系列工程先后完工,村里的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小卖部,村里年均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 “我的新房子后面不到500米就是红星路南延线仁寿段的工地,等明年年底修通后,村里搞发展就更有优势了!”该村贫困户黄华玉表示,他现在养了5头牛,还搬进了易地扶贫新建的房屋。 此外,黄华玉家今年还有件大喜事,他的女儿被乐山师范学院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录取,他高兴地卖了一头牛筹措学费和生活费。“后来,村上干部找到我,才知道女儿可以享受教育扶贫补贴,用不了那么多钱。”黄华玉说,剩余的钱可以用来置办新家具,过个热热闹闹的春节,自己今后还将继续努力,让生活越过越好。 “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五龙山入选全省100个精品旅游项目,化石村也被县上确定为全县旅游扶贫试点村,目前五龙山灯光长廊正在施工,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据谢明颖介绍,今后化石村将按照规划方案里的花色、绿色、夜色、古色、原色“五色”旅游,打造四季花开不断的会节经济,发展体验更佳的新兴民宿产业,同时借助红星路南延线的便利交通条件,在全县形成“北有黑龙滩,南有五龙山”的仁寿旅游新格局。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