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 正文

重走“贫困村”系列报道之十——大柏村 文化生活很丰富 脱贫致富不停步
2018-12-03 14:58  原市扶贫移民局 [字号: ] 打印

                                              曹耀化(右)到吕文均家中了解养殖情况

“平时一个月卖300多只兔子,一只兔子挣10元,一个月就是3000元。”11月27日,在仁寿县识经镇大柏村,村民吕文均兴奋地说起了自己的近况,“最近行情不错,卖一只兔子能挣20元,一个月可以挣6000元。”

大柏村位于识经镇西南部,东与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相邻,南与天峨镇相邻,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759户,2556人,其中精准贫困户71户,203人,目前均已脱贫。

吕文均就是脱贫户之一。吕文均说,以前,大柏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边远村,基础设施薄弱,年轻人都不愿留在村里发展,留守在家的老人因体力或技术问题,也无力发展种养殖业。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据该村第一书记曹耀化介绍,为改善基础设施,该村争取项目资金183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498米,新建蓄水池13口,新建提灌站1座,新修、整治水渠1312米,解决了全村出行难、生产用水难的问题。

路通了,水有了,村民对新生活有了更多期盼。之后的几年,通过精准识别被纳入贫困户的吕文均,通过政策帮扶及自身努力,在家养兔子,发展养殖业,子女外出务工,一家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今年,村上还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业主带动产业发展。业主流转土地50亩种植柑橘树,带动了周边村民种植柑橘树20余亩,让周边村民通过收租或就近务农的方式增加收入。有了收入,日子就好过了。”

为帮助贫困户脱贫,除发展产业外,大柏村还针对贫困户的情况,开展了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扶贫等帮扶措施。“全村共有21名贫困学生,减免的学杂费等共计2.21万元;有237人参加新农合保险,财政减免资金5.21万元;有5户贫困户安装自来水,财政减免资金共1.4万元……”曹耀化说,还有154人享受了城乡居民政府代缴养老金,共计1.54万元,有20户24人享受了农村低保。

脱贫路上,大柏村还结合自身优势,不断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做强精神文化支撑,用文化扶贫、精神扶贫,激活村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自从村里建了文化室、卫生室,开通了宽带信息网络,到这里看电视的、看书的、上网的、聊天的,就多了起来,热闹得很。”曹耀化说,村民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交流,时间久了,增进了感情,促进了邻里团结和睦,孕育文明乡风。

每年寒暑假或节假日,村里会开展舞蹈、书法、手工、绘画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或以农民夜校为载体,邀请种植业、林业、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到村里开展教学活动,或联合帮扶部门举办“城乡党建结对共建庆七一”“九九重阳,敬老孝亲”等大型文化活动,让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