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 正文

眉山东坡区复盛乡:小水果摘“穷帽” 年销售收入突破2500万
2018-10-15 09:49  原市扶贫移民局 [字号: ] 打印

“3亩多猕猴桃收入近4万元。”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复盛乡中塘村9组,正在忙着装筐发货的果农李正江高兴地说,“我还种了不少葡萄、冬枣等其他小水果,加起来那收入才可观哩。”像李正江一样,复盛乡大力优化发展特色小水果,如今全乡已形成9000余亩的种植规模,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余元,仅此一项全乡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成为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

“全乡5个村原来都是市级贫困村,这些年村村都靠种小水果变了样貌。”复盛乡乡长徐义介绍,该乡位于地形复杂的浅丘地带,过去虽然有种植小水果的基础,但大多零星分散,未形成种植规模。因此,即使有市场紧俏的水果,也因量小而鼓不满钱包,而且季节性水果之间缺少衔接,以至于不是出现市场“空档”,就是“大路货”跟风上市,难以使果品卖上好价。因此,有着东坡区“小水果基地乡”之称的复盛乡,5个村几年前均被列入市级贫困村。

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主攻方向在做大做优小水果发展上。近年来,该乡从乡情实际出发,提出了“立足小水果,做成大品牌,四季有果卖,销售‘不断档’”的发展思路,专项投入资金10余万元,按照“一村一品”或“一村几品”的区域布局,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小水果种植结构。通过组织外出参观,抓好典型示范,着力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从而使全乡逐渐形成各具特色、集小成规模的小水果种植格局。

到目前,复盛乡已拥有樱桃、枇杷、李、桃、葡萄、草莓、猕猴桃等10余个小水果品种,分别在不同季节上市,让许多果农常年都有水果销售,品优量大连年卖上好价钱,2017年小水果总收入达到2500万余元。徐义感慨说:“全乡5个市级贫困村早在2015年底就全摘帽,336户贫困户也提前在2017年脱了贫,这与做大做强小水果产业密不可分。”中福村村支书孙仲林说:“现在我们全村种植橘类、油桃、草莓、西瓜等瓜果面积已经达到2000亩,不仅实现整村脱贫,贫困户也没有一个掉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