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扶贫路上的检察担当-全市检察机关“打好脱贫攻坚战 绣好扶贫检察花” |
2018-09-30 10:18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为贫困群众送化肥 近年来,彭山区人民检察院结对帮扶贫困户65户,因地制宜制定帮扶举措,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产业帮扶,带领联系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彰显扶贫攻坚路上的检察担当。 配强扶贫队伍 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在与贫困的较量中,要取胜,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彭山区检察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干警杨凤华脱产到联系村担任“第一书记”,扎根联系村贴近群众,与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村干部一起思考全村脱贫规划。 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杨凤华自上任该区黄丰镇四塘村“第一书记”伊始,就着手收集村情民意,为该村贫困“把脉”。杨凤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走访了全村贫困户,了解了各户情况,摸清了村情民意。 四塘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群众渴望脱贫致富,苦于没有技术、没有门路。了解情况后,杨凤华及时向院党组专题汇报。该院党组决定,对四塘村的帮扶从抓党建入手,强化阵地建设。 在该区检察院的帮扶下,四塘村党支部不仅刷了白墙、配了电脑,而且实实在在成为党员群众的议事阵地。党员干部在这里参加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积极为脱贫致富提思路说想法;党员群众在这里上党课学知识,从思想上武装自己,为脱贫致富筑牢思想基础。 “在检察院的帮助下,现在的四塘村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对贫困摘帽充满信心。”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正德激动地表示。 依托产业帮扶 精准施策助推惠民增收 “有了这些化肥,我家的橘子树就不愁了,谢谢杨书记,这几天正愁没钱买化肥,你这就送到我家门口了。”贫困户严正涛对杨凤华由衷地表示感谢。原来在今年春耕季节,杨凤华购买了138包柑橘用复合肥料、1000余株柑橘苗,及时发放给贫困户,保障了贫困户的正常生产劳作。这也是彭山区检察院产业扶贫的一个日常写照。 按照院党组的工作思路,在帮扶上不仅要完善道路、小农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扎牢脱贫基础,更要做好“造血式”扶贫,为群众指明一条致富路,谋划一个脱贫良方。在综合分析四塘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仔细研究村民贫困原因之后,该院检察长龙科建议四塘村借助所在乡镇黄丰镇盛产柑橘、种植管理技术先进的优势,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业。 这一想法刚提出,贫困户们纷纷赞同,但同时也提出了面临的具体困难。“我们早就想种柑橘了,看到其他村种柑橘致富,我们也心痒。可是我们村水源不丰富,靠天吃饭,哪有水来浇树?”…… 彭山区检察院对此高度重视,赓即研究解决办法。2015年以来,该院为四塘村争取项目资金150余万元,修建了200多平米的沼气池、30个蓄水池,硬化道路9.3公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改善。现在的四塘村,家家户户种上了柑橘树,贫困情况有所好转。 聚力常态走访 真情帮扶温暖民心 每次走进村民干作彬老人的家里,总会听到老人家这样的念叨:“杨书记真的是党派来的好干部。知道我们家困难,他经常给我家买米捎肉,还帮我家收油菜籽……”干作彬老人说起这些就热泪盈眶。 干作彬已80岁高龄,儿子十年前患帕金森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长期服药,儿媳早就离家,老人既要照顾儿子孙女,又要干农活养家。孙女去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彭山一中,但所需住宿费、生活费等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捉襟见肘。杨凤华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院党组反映,积极与区教育局联系,发动志愿者为其孙女筹集了6000多元爱心款,尽最大努力帮助该家庭减轻压力。 近年来,彭山区检察院把走访慰问作为帮贫扶困的重要举措之一,动员全院干警与联系村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一对一帮扶,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帮助解决困难,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了解贫困户思想动态,鼓励其保持积极向上心态。目前全院干警开展走访慰问30余次,节日里走访送去温暖祝福,平日也时时将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上,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脱贫致富加油鼓劲。 如今的四塘村已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群众的物质生活蒸蒸日上,精神生活积极充实,一切都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