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3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城乡党建结对共建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
2018-09-20 09:55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市交通运输局干部查看联系村的茶叶种植产业园扶贫公路 市教体局深入联系村查看农作物受灾情况 市财政局组织党员干部到联系村开展“绿色基地”创建助力“乡村振兴” 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为联系村协调在急弯路段修建护栏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2017年以来,市直各机关党组织和脱贫攻坚联系村党组织扎实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市本级95个机关单位的150余个机关基层党组织,采取“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与19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签订“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倡议书,扎实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七联共建”活动,以党建统揽全局,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农村。 今日,本报特选取市本级4个机关单位的机关党组织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市委农工委 谱好“四部曲” 结对创“五星” ●结对共建 市委农工委——彭山区保胜乡佛岩村、黄丰镇金鱼村、仁寿县藕塘乡高峰社区 ●突出成效 创建“绿色基地”,3个联系村新种植柑桔1300亩、品种改良260亩 支部结对创五星,借助人才强产业,挖掘文化淳乡风,帮扶慰问抓脱贫……市委农工委在“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中,以“四部曲”强力助推“乡村振兴”。 支部结对创“五星”。针对彭山区保胜乡佛岩村、黄丰镇金鱼村和仁寿县藕塘乡高峰社区3个联系村党支部,制定《市委农工委关于扎实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方案》,明确共建任务21个;签订“党建结对共建”行动倡议书3份,排查摸清结对共建联系村需解决的问题13个,对尽快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具体举措7项,对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尽量沟通协调;规范党组织设置3个,结合“三分类三升级”,结对党支部明确争创措施,争创五星级党支部。 借助人才强产业。市委农工委为了帮助3个联系村发展柑桔产业,创建柑桔树苗“绿色基地”,并培育树苗3亩,保胜乡佛岩村、黄丰镇金鱼村、藕塘乡高峰社区3个联系村新种植柑桔1300亩、品种改良260亩。市农工委还积极邀请乡镇农技人员、柑桔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利用“农民夜校”或到田间地头,为3个联系村的柑桔种植户提供柑桔树修枝、用药、施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10余次,促进柑桔长势良好,农民增产增收。 挖掘文化淳乡风。充分挖掘李密故里的忠孝文化,积极组织联系村开展“孝老爱亲之星”“德孝之星”“党员之星”等先进典型的评选。组织老年舞蹈队编创文艺节目,积极宣传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四好村创建”和“乡村振兴”,让党的政策和文明之风吹遍联系村的每个角落。 帮扶慰问抓脱贫。深入联系村,围绕“乡村振兴”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党员干部上党课三次,为联系村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初步的构想。与联系村(社区)党员干部座谈,共商脱贫致富举措;实地走访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送去慰问金1.25万元。 市科技局 共建增强组织功能 示范引领精准扶贫 ●结对共建 市科技局——仁寿县虞丞乡冒水村 ●突出成效 打造科技扶贫示范村,向上争取扶贫资金10.5万元购买果树 市科技局在实施“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中,从加强共建意识、示范引领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强化组织功能、精准扶贫和队伍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共建意识,强化组织功能。市科技局指导仁寿县虞丞乡冒水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生活制度,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激励党员践行“四讲四有”标准,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指导建立和完善村两委的各项学习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村务、党务、政务公开,抓好村民代表议事、民主评议村干部、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农民夜校”的建设和使用,强化支部战斗力。 加强示范引领、强化精准扶贫。将虞丞乡冒水村打造为科技扶贫示范村,积极探索依靠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围绕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壮大柑橘、枇杷种植产业,为冒水村向上争取扶贫资金10.5万元,用于购买2万余株果树,分发到贫困户手中。精准对接扶贫帮扶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列支6000元产业扶持启动资金,投建科技果树林,市科技局提供树苗和技术指导,成功落实“绿色基地+果树”的科技果园示范点。针对该村耕种情况,市科技局党组专题研究给予基础建设项目支持,已列支2万元来修建蓄水池,用于旱季农作物灌溉,强化精准扶贫。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和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开展实践锻炼。两次组织冒水村村干部和柑橘种植户40余人次,到彭山区果艺公司、丹棱县“不知火”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运作模式和发展理念,开拓村民视野,并现场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答疑,解决果农在技术上的难题。 此外,市科技局还积极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建活动,与仁寿县兴盛中心小学签订三年结对帮扶协议。根据学校的需求,推选出有科技特长的志愿者担任少年宫义务辅导员,与学生开展创新培训活动,并在物资和人才技术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市农业局 突出技术优势 实施产业扶贫 ●结对共建 市农业局——丹棱县顺龙乡柏木村 ●突出成效 帮助该村成片新发展脆红李2500亩,总面积超过4500亩,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丹棱县顺龙乡柏木村是市农业局联系的市级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市农业局针对柏木村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要求,发挥农业部门技术优势,突出壮大脆红李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取得实效。 抓规划,从壮大产业规模上进行带动。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领班子成员以及人事科、经作站、植保站、土肥站等技术人员到柏木村调研指导,与村组干部、建卡贫困户、种植能人进行座谈,帮助制定脱贫攻坚规划,引导柏木村积极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脆红李种植基地,以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脱贫。 送苗子,从解决生产投入上进行带动。对部分自身条件较差,有发展意愿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市农业局积极提供资金物资支持。通过考察,协同村两委从阿坝州茂县引进优质贵妃李枝条300斤,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嫁接,同时支持贫困户对原有脆红李进行品种改良,全村实施脆红李品改800亩。 包技术,从先进技术运用上进行带动。市农业局先后组织柏木村村组干部、贫困户、种植大户100人次,到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南庄村、洪雅县汉王乡参观学习水果种植技术,同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对脆红李霉烟病进行把脉会诊,提出解决方案。市、县农业部门每年至少组织2次到柏木村开展脆红李果园标准化建设现场培训,技术专家多次蹲点入户指导,印发《脆红李生产技术与规程》500册,对村民种植脆红李的建园、施肥、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实用、易懂的指导。 重效益,从品牌品质提升上进行带动。指导柏木村建立幼树林、挂果林2个脆红李种植示范点,定期开展脆红李质量安全检测和土壤检测,运用检测结果指导改良土壤肥力,提升脆红李品质。指导帮助种植大户启动创建脆红李绿色食品品牌。 从2015年市农业局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柏木村成片新发展脆红李2500亩,总面积超过4500亩,42户贫困户有40户都种植了脆红李。2017年全村脆红李挂果2600亩,总产量超过500万斤,脆红李产业助农人均增收约6000元,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审计局 整合古迹资源 产业联促真扶贫 ●结对共建 市审计局——仁寿县双堡乡要武村 ●突出成效 以古迹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巧妙解决了休闲旅游者“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住”等问题 资源联用提高群众收入,充实贫困户“钱袋子”才是硬道理。为此,市审计局在充分调研仁寿县双堡乡要武村名胜古迹“双堡牌坊”资源基础上,以古迹资源整合柑橘产业为突破,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扎实推进“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促进扶贫村经济发展。 讲好“故事”,解决休闲旅游“愿意来”的问题。市审计局机关党委和要武村党支部经过多次研讨,对要武村的双堡牌坊以“一段情泪史,仁寿双堡牌坊重节守孝”为题,大力开展“双堡牌坊”名胜古迹名片宣传。双堡牌坊为两座,上下对列,分别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和光绪八年(1883年),是清王朝为表彰徐母杨氏和徐母余老太君夫死从子以及孝敬老翁钦旨建造的“节孝坊”。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休闲旅游“进得来”的问题。当地出资源,政府出项目,全力打造“双堡牌坊”柑橘休闲产业。为此,整合财政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300余万元,整治进村道路6公里,建设“双堡牌坊”休闲宣传板20余个、停车场30余个、“双堡牌坊”文化广场1个、“双堡牌坊”垂钓鱼塘1个,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游客“进得来”的问题。 加快土地流转,解决游客“留得住”的问题,引导并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柑橘产业。目前,已整合“双堡牌坊”周边土地500余亩,培育柑橘产业承包大户3户,让游客既能看得见古迹、听得到故事,又能采摘到土特产,还能“有玩的”,很好地解决了游客“留得住”的问题。府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市政府机关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 突出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切实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坚持从严管理党员。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以严的措施管理党员、以严的纪律约束党员,使党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引导机关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
【关闭窗口】 |